百年小吃凤尾酥

绵阳日报 2020-12-27 07:57 大字

□赵华德(安州)

安州区桑枣镇,背靠风景名胜罗浮山,地处交通要道,是川西坝子边缘有名的人文古镇。从清朝时期到上世纪90年代,当地有一种特色糕点小吃名叫凤尾酥,其特点是一香、二酥、三脆,入口极易化渣。只要是吃过的人,一提凤尾酥的名字,嘴里就会禁不住冒出口水。

凤尾酥是桑枣糖酱厂生产的特色食品,因其外形像凤尾得名凤尾酥。

这香酥脆的凤尾酥,在桑枣场传了几百年,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在清朝时期,桑枣场罗浮山下有一户姓徐的人家,田产众多,房屋数百间,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徐家城,徐家城的主人宽厚仁慈扶贫济困,被称为徐大善人。

徐善人的家业越来越大,人丁也很兴旺,子孙当中人才辈出。其中,有一个叫徐恒的子弟,长得人高马大,武艺高强身手不凡,而且头脑灵活,为人厚道。徐恒读书的成绩一般,但他喜欢习武,20多岁考中了武举,到朝廷当上了御前侍卫的武翼都尉。他在宫廷任御前侍卫时,得知皇帝最喜欢吃一种酥糖,便有心要想学习做法。于是他暗地里结交做宫廷糕点的御厨,在多次的交往中打听到了制作酥糖的配方和技术。徐恒回到桑枣探亲,就把酥糖的制作工艺传授给了徐家城的厨师,并取名凤尾酥。

后来,凤尾酥的制作工艺就在桑枣一带流传开来。为什么呢?因为徐家后人也宽厚持家,当地一些有心的厨师就去徐家,请求学习凤尾酥的制作工艺,徐家也大大方方地把凤尾酥秘方传给他们。到了民国时期,桑枣场一个名为李明山的厨师对凤尾酥的制作工艺进行了一些改进后,在桑枣场上开办了德馨昌号糖果厂。

制作凤尾酥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菜油、化猪油、白糖、冰糖、玫瑰、桔红等。这些原料都需要精心挑选,来不得半点马虎。经过复杂的工艺,制成的凤尾酥皮脆心沙、外形美观、色泽鲜艳、香甜可口、油而不腻,堪称点心中的佼佼者。

不过,凤尾酥制作的成本高、价格昂贵,销路窄,加之工艺细致严苛,产品酥脆易损,外销无法储运。只能在逢年过节生产,年产量仅五六百斤。

地方志书记载1956年,桑枣建立了桑枣公私合营的糖果厂,几家个体制糖作坊联合经营。凤尾酥的年产量稳步提高。到上世纪80年代,凤尾酥年产量达到1500斤。多次参加绵阳地区名优特产食品展销,受到消费者的高度赞扬。

1982年73岁的李明山去世,他的女儿李福琼、女婿陈学东继承他的传统工艺继续制作凤尾酥。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人们怕油腻、怕糖,因而很少再问津凤尾酥了。前几天,我漫步在桑枣镇街头,到几家糕点店打听凤尾酥,还好一些桑枣本地的糕点师还记得凤尾酥的名字,可都说凤尾酥生产工艺复杂,原材料质量要求高,成本昂贵。所以,他们现在也生产一点食材普通、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玫瑰酥,作为凤尾酥的替代品。吃着玫瑰酥,念着凤尾酥,我心中涌起一股不舍的感觉。或许,只有一些老年人还津津乐道那具有时代印记的安州特色小吃——凤尾酥。

新闻推荐

三座新建大桥设计独具匠心

“云鹤飞扬”白鹤林大桥“仁山智水”金龙大桥“绵阳之越”规划大桥本报讯(记者赵烨)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市城...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