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医防结合 绵阳市探出“医疗强基”新路子

家庭生活报 2020-11-26 00:31 大字

在资源优化配置上下足功夫,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何佳虹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在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之际,绵阳市充分用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的改革红利,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在资源优化配置上下足功夫,做深做实改革“后半篇”文章,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重点在“合”字上做文章

在本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安州区原沸水镇并入雎水镇,现雎水镇就有了两家卫生院。在这样一种“两难”抉择情况下,安州区率先在雎水镇探索推行“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社区”模式,成立全市首家乡镇医养机构——安州区金色年华医养结合中心,利用沸水镇卫生院原业务用房进行适老化改造,组建专业护理团队,开展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走出一条基层卫生资源整合的新路子。

“目前,中心有25名老人入住,主要包括自理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基本解决了这部分老人在家护理难度大、医疗救治不及时、家属长期照料负担重等难题。”该中心负责人肖勇介绍说。除了让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绵阳市还积极通过改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档次。江油市原义新镇合并到新安镇后,新安镇65岁以上老年人增至3386人,占全镇人口的10.7%。对此,当地将敬老院和卫生院资源整合,大力推行“两院一体”医养结合试点。

突出在“调”字上发力

绵阳市通过调研发现,两项改革后,伴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何就近就便解决看病难题,老百姓非常关心,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

“两项改革前,绵阳市有乡镇卫生院273家,村卫生室3285个,两项改革后,全市有乡镇(街道)166个,村(社区)2069个……全市已遴选一批覆盖人口多、服务半径大、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重点镇卫生院,规划建设28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改革前,由于设施设备、特效药品和专业人员不足,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不愿就近就医,面临‘小病医不到、大病医不了、急病跟着跑’的尴尬。”绵阳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针对性解决这些难题,绵阳市率先提出建强县域医疗次中心,根据山区、丘区、平原地区特点及人口分布,在各县市区规划布局2至5个县域医疗次中心,3至5年内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小、散、弱”的问题。

三台县重点布局芦溪、西平、塔山、观桥4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引领县域东、西、南、北四路,做大做强11个中心卫生院,示范带动片区医疗发展。平武县以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为契机,探索建立“集团+专科联盟”的医共体模式,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和全县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成立县医院集团,促进县乡医疗机构真正实现“进一家门、成一家人、干一家事”。

为基层医疗插上信息化“翅膀”

针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比较薄弱、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不好病等问题,绵阳市推进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疗发展试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助推基层医疗改革、助推基层医务人员能力提升、助推健康扶贫。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与基层医疗的深度融合,破解基层医务人员不足、诊疗水平不高不均衡等瓶颈问题。

大数据显示,绵阳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只增不减,医疗资源又存在明显城乡差异,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经验。如何实现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今年以来,绵阳市争取850余万元项目经费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采购配备1252 台健康一体机,注重更有效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医防结合。同时,对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引入AI医生助手,具备检查结果采集、健康档案录入、电子处方推荐、AI医生辅助诊疗等功能,基于三甲医院医生大量病历、治疗方案的数据分析,总结出一般性经验模型,即便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也能借助辅助系统给出合适的诊疗方案,弥补基层医生经验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常见病、多发病在乡镇卫生院就能得到有效诊治,打通了基层医疗的“任督二脉”。

目前,国家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已正式在绵阳落地,到2021年将建成覆盖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辅助诊疗系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撑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学人工智能基层辅助应用支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新闻推荐

APP上开赌场每局收几元“房费”8人获刑

“熊猫麻将”,原本是供人休闲娱乐的一款麻将APP,可肖某某等人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多人合伙组成运营团队,拉人、加群、充值...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