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平安游、健康游、舒心游 成都平原经济区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乐山日报 2020-05-08 08:06 大字

趁着假期,市民外出欣赏田园风光成都日报记者 李冬 摄宽窄巷子仍是游客来成都的打卡地成都日报记者 李冬 摄游客在雅安上里古镇游玩雅安日报 记者 蒋阳阳 摄新建成的资阳花溪河景区开门迎客。资阳日报记者 苏贤圣 摄绵阳仙海湖景区游人如织绵阳日报记者 吴成光 摄游客在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景区游览中新社发 姚永亮 摄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是12年来最长的“五一”假期,也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迎来的首个旅游长假,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坚持疏堵结合,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游客从传统景区游向文化体验游、城镇购物游、户外乡村游等产品形式转换,文旅市场平稳有序,复苏步伐加快。

成都

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6.56万人次

“五一”期间,成都市以防控优先、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控制景区流量、严防人群聚集为工作重点,以确保市民游客平安游、健康游、舒心游为最终目标,大力加强景区开放管理和市场监管督查,同时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圆满完成“五一”假期各项工作任务,文旅市场逐步回暖、景区景点秩序井然,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和舆情事件。据统计,“五一”期间,成都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6.56万人次。

成都市文广旅局落实防控措施,所有景区景点、文旅场所均严格按照市防控指挥部相关要求,开展体温监测、扫描天府健康码、保持一米间距、关闭室内场所、暂停线下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开展旅行社跨省游业务等,统一实施“预约前往、实名登记、健康扫码、间隔游览”。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有序的前提下,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以都市休闲游、周边游、自驾游、家庭游、乡村旅游等为主的短途旅游线路大受市民和游客青睐,文旅消费呈加快恢复态势。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今年成都“五一”文旅市场,有序可控,呈现逐步复苏的态势,也让市民游客度过了一个平安、健康、舒心的劳动节。(成都日报记者王嘉)

资阳

共接待游客72.8万人次

5月5日,记者从资阳市文广旅局获悉,今年“五一”期间,资阳市坚持防控为先、科学组织、精心保障,确保了全市假日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健康运行,全市共接待游客72.8万人次。

据悉,“五一”假期,资阳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充足,满足了疫情形势向好后假日游客的出行愿望。一是在“川人游川”的倡导下,推出了“资阳人游资阳”主题倡议,自驾游、家庭游、近郊游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二是短途生态乡村游成为出行主流。新建成的花溪河景区开门迎客,其以生态本底为主打的产品受到游客的青睐,成为假期全市旅游新的网红打卡地;同时,悦缘花谷、柠檬小镇等开放式乡村旅游景区也成为市民出游的主要目的地,游客占比超过全市总游客接待量的80%。三是新技术运用推动“云旅游”发展,市、县(区)文旅部门积极推动“互联网+文旅”产品策划与开发,引领智慧旅游发挥积极作用,游客通过网络预订门票、宾馆成为主流,全市主要景区均建立了游客高峰期应急预案,通过LED屏播放等方式对游客数量、停车位等信息进行实时提示,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最大承载量内,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体验精彩文旅活动。(资阳日报记者黄志禄)

雅安

共接待游客132.53万人次

“五一”假期,雅安市共接待游客132.53万人次,其中接待省外游客75300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5.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7亿元。其中,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0.6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95.82万元。全市纳入统计的3个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5366人次。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6715人次。

田园休闲游、体验水果采摘游等乡村旅游受到游客追捧。乡村特色民宿入住率高,全市特色旅游民宿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各县(区)推出系列清凉夏天、徒步体验、绿色康养、世界茶园寻根、熊猫文化探秘等文旅主题线路,并推出了系列民宿、乡村客栈和美食产品。名山区借力第十六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品牌推广,蒙顶山景区推出茶坛“新装”及“云上观景平台”。荥经县举办十二届鸽子花生态旅游节、荥经鸽子花节美食周、徒步康养、国际越野谷公测、酒店+景区门票等促销活动。(雅安日报记者郑旸)

眉山

共接待游客102.78万人次

5月5日,记者从眉山市旅游部门获悉,“五一”小长假期间,眉山共接待游客102.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亿元。

据悉,为满足广大市民“五一”假期旅游需求,眉山旅游工作坚持防控为先、限量开放、有序开放,稳步推进“五一”假期旅游业复工复产、复市复游,逐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今年“五一”小长假,天气晴好,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情况良好,周边游、休闲短途游仍是市场主流,自驾出游方式稳步攀升。假期期间,全市旅游景区安全有序,旅游市场井然,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发生。(眉山日报记者杨熹)

德阳

共接待游客77.14万人次

记者从德阳市文旅局获悉,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德阳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丰富,全市共接待游客人数77.14万人次,其中德阳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2.063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1.7181万元;接待省外游客7749人次,占接待总人数1.0%;除德阳市文化馆闭馆外,全市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共接待群众15235人次,全市无演出等文化活动。

“五一”假日期间,游客以中短途旅游、城郊周边游为主。一是乡村旅游受热捧。绵竹年画村景区、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什邡花信箭台景区、罗江白马关景区、广汉松林桃花山风景区、中江芍药谷景区、中国挂面村、中国香山·寿香谷等景区吸引了成都、绵阳、遂宁等周边的市民前来观光旅游,领略乡村美景、品尝乡村美食、垂钓、采摘等田园风光活动,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是红色旅游热度增加。“五一”假日期间,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故居、汉旺地震遗址公园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三是网红景点打卡成为旅游新风尚。受疫情影响,网络“云赏景”逐渐成为新时尚,一批集咖啡、赏花为主题的休闲景点成为新兴的网红打卡点,高槐村、鸟山、中国玫瑰谷、花田锦地溪月谷、中国和海等景区逐渐成为游客打卡热门景点。(德阳日报记者张伟)

遂宁

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8.085万人次

逛花海、拍美照、坐游船、露营、烧烤、采摘……“五一”假期,遂宁市旅游经济和消费市场走上复苏“快车道”,城市近郊游成为旅游新方式。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8.085万人次,其中接待省外游客9725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5.38%。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共接待群众5535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中短线游担纲主力,近程市场占主导。大量市民、游客选择携家人自驾到乡村旅游点赏花、采摘、品茗休闲。“‘五一’假期没有出远门,和家人一起去了高峰山。”遂宁市民王素珍说,“虽然是短线游,但体验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很有意义。”遂宁市民冯伟则选择和朋友前去射洪市螺湖半岛露营。“露营地在山坳里,天气很凉爽,可以烧烤、垂钓,晚上可以看星星。”露营地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秋千、滑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疫情无法阻断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在家门口也可以实现这种梦想。”冯伟和朋友对这次近郊游很满意。(遂宁日报记者蔡志凌)

绵阳

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9.37万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游、民宿游逐渐成为“绵阳人游绵阳”的新宠,引领绵阳市旅游市场复苏。全市纳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9.3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9.15万元,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共接待群众10100人次,接待省外游客6590人次,占总接待人数的2.24%。

仙海湖、窦圌山、东林牧歌月季花海、安州特色乡村民宿……在生态资源优势明显、文旅产业特色鲜明的绵阳,无论是知名景点还是品质民宿,市民争相打卡游玩,掀起绵阳人“家门口出游”热潮,绵阳市旅游市场正有序恢复往日的人气。游客以成都、德阳、遂宁等周边城市和“绵阳人游绵阳”为主,层出不穷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旅游的主体,乡村旅游已形成了新的产品体系,乡村游和民宿游市场活跃。游仙区东林牧歌近40万株月季、蔷薇竞相开放,江油市方水镇推出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二届富临·方水白玉枇杷节。安州区的精品民宿特色鲜明受热捧,随着安州区第四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首届安州农商银行杯“超凡脱俗”民宿节的开启,桑枣镇翎谷·濯缨、古道溪畔,千佛镇木言别院、逸迹·时光乡村酒店、三和养生山庄,雎水镇安驿·箱几,花荄镇竹影清风等一批精品民宿早在节前已经预售一空,民宿特色活动丰富多彩,吸引大量自驾游客前往休闲度假。

(绵阳日报记者李春梅)

新闻推荐

S418线秀水至雎水段实现半幅临时通车

本报讯(林进之记者安峥)S418线雎水段一级公路建设项目作为绵阳市重点工程项目,一直备受关注。4月29日,记者从该项目了解到,目...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