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解纷新模式:多方参与多元共治
绵阳市游仙区法院诉源治理联调中心内的调解现场
绵阳市安州区法院开展“驻村法官”工作本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兰楠文/图
2019年11月28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四川模式全面开启,四川社会治理的纠纷化解用法靠法时代全面进行。近日,记者走进绵阳,感受纠纷多元化解在绵阳基层的生动实践。
法官驻乡村
1月10日,一场离婚案件调解正在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七一村进行,组织调解的是来自安州区法院的驻村法官杨森。为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2012年4月以来,安州区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触角,探索推行“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驻村(社)法官”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变“坐堂问案”为“送法上门”。
据了解,“驻村法官”施行“1+1”驻村模式,组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明乡情、善调解的法官加一名青年法官或法官助理的驻村团队,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鼓励和带动青年法官深入乡村。该项工作从起始的5个乡镇6个驻村法官工作点逐步发展为覆盖10个乡镇的12个驻村法官工作室,32个巡回审判点。“驻村法官”工作开展以来,法官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3700余人次,指导村两委、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1482人次,就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563件、巡回审理案件400余件,审判工作逐步呈现出调撤率上升、社会满意度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社区微自治
绵阳市涪城区铁牛街社区地处绵阳市主城区核心区域,幅员面积0.6平方公里,常住居民9325人,日均流动人口4万余人。近年来,该社区小区物业管理与业主的矛盾日益突出,物业合同纠纷已经成为法院受理民事纠纷的主要案件,占比达三分之一。
为此,铁牛街社区党委坚持问题导向,以勇拓洋楼小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共治、自治、法治”三位一体、“党建引领、小区自治、法治约束、道德教化”四管齐下的城市小区微治理的新路子。勇拓洋楼小区建于2002年,现有业主427户,常住人口1200余人,该小区探索实施“一核三化两公开”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模式,实现了小区由乱到治的华丽转身。
一核即引领党组织全覆盖;三化即物业服务规范化,居民服务亲情化,小区服务特色化;两公开即财务公开规范透明,议事公开民主管理。通过小区自治,建立了居民议事厅,形成了居民公约,健全了治理规章制度,由业主自己管理物业,依靠业主自己的“金点子”和“化缘功夫”,一些困扰已久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调解进法院
绵阳市游仙区则在创新“1+ 2+N”(即“两所一中心”)协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探索诉源治理工作模式,努力实现案件源头减量、矛盾纠纷实质性解决。在面临新增受理科学城辖区案件,及丰泰集团、万鸿养老院等批案增多的情况下,全区诉讼案件增幅同比回落16.93个百分点,调撤率达到39.56%,服判息诉率达到87.48%,结案周期同比减少4天,全区同期矛盾纠纷同比下降9%。
游仙区法院设立了区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调中心,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做到场地整合、资源整合、上下联动。全面整合区内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律师调解、公证、仲裁等力量,组建调解专家库,选派优秀调解专家入住,联合对诉前或乡镇(社区)移送的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对确实无法调解的矛盾纠纷,指导当事人依法诉讼。
同时,游仙区法院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咨询、在线调解、司法确认+诉讼等服务。当事人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登录平台后,在线提交调解申请后,就有调解员或调解机构开展调解活动。调解成功后,在线就可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书,并申请司法确认。
新闻推荐
(邓开来夏娟)1月10日,绵阳市安州区政协召开二届第二十次常委会议。区政协主席赵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强化思想政治...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