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国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本报讯(记者安峥文/图)炎炎夏日,安州塔水镇的稻田边,“三字经”声声入耳……白塔教学基地暑假准时开班,来自全市百余名孩子齐聚这里,朗读《论语》《四书》《弟子规》,学习礼仪孝道传统文化。近年来,塔水镇把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纳入村级治理理念,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之基,增强了村(社区)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国学教育成为强村之魂,起到了良好的文化育民作用,助力了乡村文化振兴。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近日,记者沿着不宽的村道前行,还未走进,国学堂已传来琅琅读书声。走进白塔村国学基地,“学好传统文化,落实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在一行醒目大字的映衬下,志愿者陈宇正带着30多名孩童诵读《弟子规》。
在授课过程中,国学老师或声情并貌讲述传统伦理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形象的了解,或采用知识竞猜的方式,让同学们在趣味中学习国学,有的则通过情景表演,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12岁的女生周慧佳蓉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叛逆。平常妈妈也会叫她背一些《论语》,出发点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国学堂的学习,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她向记者透露,学习《论语》十分有意思,《论语》里有他们经常读不到的味道,也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她从这句话就知道了,父母的岁数,我们不能不知道,因为父母把我们养这么大,我们要懂得感恩他们。
国学基地的孩子们每天上午学习《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诵读,下午还有唱歌、跳舞等兴趣班课堂。每天吃饭前,孩子们还要齐诵“饭前感恩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的饭盒里都是“光盘行动”,吃完饭后,孩子们会主动打扫卫生,整理教室。孙曾玉田小朋友表示,“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挑食,也不要浪费。记者了解到,基地的志愿者不乏当年在课堂里学习过的大学生们,就读于绵阳某大专的李燕婷就利用暑假在这里志愿服务,她的工作主要是教孩子们坐姿、站姿以及维持课堂纪律。
“如今孝老爱亲的村民多了,恶语相向父母的村民少了;外出务工的村民多了,农村‘啃老’的现象少了;唱红歌、跳健身舞的多了,打麻将搞赌博的少了。”塔水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唐承华告诉记者,塔水白塔国学基地自2011年建成以来,国学班学员已发展千余名,辐射安州以及绵阳周边等地。通过几年的国学教育,社会风气明显改善,乡村和谐蔚然成风。如今,周边的村民、留守儿童、老人都有来基地听听课的习惯。
新闻推荐
7月18日-19日,安州农商银行召开2019年半年工作会暨二季度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省农信联社绵阳办事处党委委员、纪委...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