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元村的“领头羊”

绵阳晚报 2019-07-30 09:44 大字

打造莲藕基地,搞起特色产业,实现了全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跑资金跑项目,让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积极献计献策,村上修起了宽阔便民路……安州区人大代表、安州桑枣镇高峰村村委会主任邹公平尽心履职,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中抒发为民情怀。

■记者范萌

让村民们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这些天,高峰村200多亩莲藕基地荷花盛开,不仅成为村上最美的夏日风景,而且将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为促进村上产业经济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几年前,邹公平在多方考察调研后,为村上引进了莲藕种植项目,发展特色经济。如今,全村莲藕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每亩平均产值达到上万元,成为不少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今年65岁的高峰村村民尤明会大娘,因为老伴体弱多病,她家曾经是村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两年前,在邹公平的帮扶引导下,尤明会大娘将家里4亩左右的土地流转给了村上莲藕基地,不仅每年能够收取1000多元的流转费用,她自己也被吸纳到莲藕基地就业务工,一年能挣4000多元工资,这两项收入就让她一年增收5000多元。去年,她家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过上了富裕生活。在高峰村,有40多户村民像尤大娘一样,通过土地流转和在莲藕基地务工实现了增收致富。去年全村1728人、642户村民实现整体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

村上经济发展了,如何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是邹公平的又一项重点工作。2017年,根据村民的意愿和需求,邹公平多方奔走,决定为村民们安装天然气和自来水。“当初安装时部分村民反映天然气、自来水安装费用较高,家里负担重;安装公司却反映村上面积大,农户分散,实施安装较困难……”邹公平告诉记者,在实施天然气管道和自来水工程项目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多次与镇领导、村两委成员、各村组代表探讨相关事宜,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期盼,帮助施工方解决相关问题和困难。针对天然气初装成本较高的情况,邹公平积极呼吁,将老百姓迫切希望安装天然气的意愿和存在的困难汇报给镇天然气公司的负责人,针对高峰村村民的实际生活条件,天然气公司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对每户减免500元的初装费,促成了问题解决。如今,高峰村的村民都用上了清洁环保又经济安全的天然气,村民从此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对于村上自来水安装工程资金不足的情况,邹公平同镇上分管领导积极向上级职能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洁净的自来水终于流进了高峰村所有村民家中。

让便民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现在村上修起了宽宽的水泥公路,车子都可以开到我们家门口了,大家出行太方便了”。近日,高峰村村民周志兴开心地说。

几年前,邹公平在履职走访中有村民向他反映高峰村至相邻红星村的道路不仅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而且比较狭窄,行走不太方便,希望对这条道路进行改造。对于村民们的反映,邹公平到实地考察了解,充分收集沿线群众的意见和需求。随后,他在人代会上提出了打造提升高峰村至红星村的交通道路,方便沿线群众出行的建议。这份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重视和办理。如今,连接两个村子的宽阔公路成为了村民们广为赞誉的便民路、惠民路。

近日,安州桑枣镇到雎水镇的乡村旅游道路建设也提上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这是邹公平在今年召开的安州区人代会上提出的一份建议意见,促成了这项重大民生工程的推进实施。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邹公平已提出了有关乡村道路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的意见建议20余条。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村委会主任,要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广大选民的联络员、民情民声的传递员、脱贫致富的领航员。”在记者采访中,邹公平这样总结自己的履职责任。

新闻推荐

骨折后该怎么减轻疼痛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张亮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不小心摔倒或者受伤,就可能导致骨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