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州交出高质量答卷

绵阳日报 2019-01-30 06:54 大字

乐兴青龙村新农村建设

岁末年初,又到“交卷”时。

2018年,安州区围绕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克难攻坚、奋发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逆势前行、强劲发展的年度答卷!

2018年,安州实现GDP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16.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0%和9.3%……

放眼安州大地,大干、实干、快干,激情持续迸发;思变、求变、促变,能量汇聚涌动。一份份优秀的成绩单铺展开来,展示出蹄疾步稳不断推动安州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生态强区的精彩答卷。

□本报记者安峥文/图

聚力科技城超常发展加快建设绵阳城市新中心

23日,在绵安二快综合管廊及道路项目的施工现场,3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只见他们有的浇筑混凝土,有的做边坡防护工作,“工友们加班加点,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希望完成预期目标,目前已有一段24米现浇管廊封顶。”项目现场负责人周佳璐告诉记者。综合管廊项目只是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稳步推进的一部分。

2018年,安州区围绕省委、市委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项目引领、产城并进、全面提速”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绵阳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全区深入实施“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攻坚行动”,预计完成投资13.75亿元。统筹抓好6个续建项目和10个新增项目建设,龙界路南北延线、滨河南路、规划次干路1号等三条市政道路开工建设,滨河北路、界青路即将完工;河东新区复合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顺利通过法开署专家组评估,城边村基础设施及绵安快速通道改造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1.6%。

一年来,全区始终鲜明“滨水安州·美丽花城”形象,城区面积拓展到17.93平方公里,人口增长到9.27万人。继续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攻坚行动”,25个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0.84亿元。青年创业广场、滨河体育中心等加快建设,东禅寺综合市场建成投用,湿地公园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银河广场公园竣工开园。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这一年,安州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紧盯“谋划十三五,冲刺一千亿”目标,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年”,以四川绵阳汽车产业园为“主阵地”,狠抓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引擎。2018年,安州区项目建设“火力全开”,攀丰科技、鸿永盛模塑等11个项目竣工投产,长虹“双创”工业园、中国中药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久远智能、安县纸业等70个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61.17亿元,其中3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6亿元。围绕“一园多区、一园一主业”精准发力,分区建设精细化工、医药食品、军民融合等专业化产业聚集区,累计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3户、增加8户,预计实现规上企业总产值155亿元、增长25%。

围绕建设“四川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地和全省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目标,大力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中南高科·绵阳安州擎动未来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绵阳威马汽车自动驾驶示范园暨试验试制中心开工建设,全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30户。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领航计划”,银河化学等3家企业继续纳入全市工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122户、亿元以上企业达60户。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安州区获评“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

全域旅游形成气候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这一年,安州区终坚持“旅游富民”不放松,以“全域旅游”和“电子商务”为强力引擎,带动现代服务业持续繁荣发展。

为纵深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安州区制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构建“1+1+3”大旅游综合监管模式。全力推动精品旅游和乡村旅游双向发展,中国科技城农业科技博览园有序推进,罗浮山温泉康养小镇启动建设,蓝澳岛酒店项目恢复施工,“环湖碧荷园”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罗浮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年来,安州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2018全国徒步大会(安州站)、“环山环湖自行车公开赛”等10余次赛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152.5万人次、增长22.66%;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增长27.51%。

2018年,安州区扎实推进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三大工程”,用好用活“四川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县”金字招牌,电商产业园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累计入驻电商企业68家。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村级电商服务站209家,服务站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鼠标+锄头”网络扶贫新模式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场会”“农超对接会”等活动,全区商贸流通业电商应用率达97%,预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1亿元,同比增长14%。

一年来,安州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全区新增幸福美丽新村20个、总数达到175个。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这一年,安州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45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0余个。全面充实调整帮扶力量,深入推进“343”产业扶贫和“2+2”就业扶贫模式,发展产业基地2.1万余亩、开发公益性岗位1300个,促进贫困家庭就业1万余人。全年减贫5154人、退出贫困村14个,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扎实做好“十项民生工程”、全力办好系列民生实事,全区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65.3%。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预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3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8%以内。继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全区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78.93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顺利整合,参保率达到97.3%。

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全力配合抓好成兰铁路建设,S418线、S216雎拱路、宝雎路、子汉路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桑河路、成青路等绿化美化改造60公里,建成村组道路254.4公里,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4.79万亩、机耕便民道104公里,草溪河水库、白河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清淤和整治沟渠418千米、整治塘堰21口,新建和技改提灌站33座。加快完善安全供水网络,建成区乡延伸管网230公里、改扩建供水工程50处,覆盖群众5.8万人。

新闻推荐

上班家门口 脱贫有奔头

用机器筛选花椒开栏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临近,本报记者以饱满的热情走乡村、进社区、访农家、入企业,察寒问暖、感受...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