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作文课的启示

绵阳日报 2018-09-26 03:10 大字

□安州区桑枣镇第一小学莫志强李静

在《奇异的琥珀》一课的教学时,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从人们推出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我首先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制作人工琥珀。

课前,我首先准备了一块橙黄色透明的松香和一盏酒精灯以及一个手工制作的三角架并让学生通过工具书、网络等查找了解什么叫化石和琥珀以及化石、琥珀的形成过程和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作如下简要叙述: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对化石和琥珀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化石?

生: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师:什么叫琥珀呢?

生:琥珀是古代松脂或柏树油脂的化石。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生: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

……

师:不错,琥珀的形成需要上万年。不过——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为大家制作一个特殊的琥珀。(此时,教室里出现一片骚动,部分学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教师有意不加阻止。片刻后,老师看到同学们兴致勃勃的议论。)你们都在说些什么呢?

生:老师,琥珀的形成需要上万年的时间,你一节课才四十分钟怎么可能?

生:现在是冬天,哪来的松脂?

……

师:(出示松香)这是什么?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松香,回答也就五花八门。

生:糖。

生:好大一颗钻石。

……

师:这是一块松香。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块松香的样子吗?

生:晶莹剔透。生:橙黄透明。

……

师:现在我们要将它熔化。(教师将松香放入烧杯准备点火,摸索良久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同学们,老师今天没带打火机(其实,这是我故意设置的一个梗,为学生写作制造更多的可能性)。

教室里先是一片“哎——”,接着“去买一个”“借一个”此起彼伏。最终,老师决定让一个学生到学校小卖部买一个。买打火机的同学去了“很久”也不见回来。教师趁机引导——

师:怎么这孩子还不回来?

生:就是,平时跑得比兔子还快,今天

怎么成了一只蜗牛?

生:急死人了。

……

终于,买打火机的学生回来了,教室里一片欢腾。

火点燃后,在等待的过程中,教师又专门引导学生观察松香熔化的过程。在松香即将完全熔化的时候——

师:琥珀的制作马上就会进入最关键的一步——你们不觉得还缺点什么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缺一个生物”“缺蜘蛛”“缺蚊子”,并且开始在教室里四处寻找。“这有蜘蛛”“那有蚊子”的呼声不绝于耳。最后,有人惊奇地发现在教室的墙壁上有一只“蜗牛”,当离得最近的一名同学兴致勃勃地爬上去取下来一看,却是被人遗弃的一块口香糖。教室里又是一片叹息。在无奈之下——

师:到外面去找。

话音未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一会儿功夫有的找来了树叶,有的找来了毛毛虫,有的找来一片萝卜叶……总之儿童的想象力给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浇铸正式开始,学生们欢呼雀跃……实验之后,师生共同总结这次在制作“人工琥珀”的过程中的共同经历。最后在学生作文时教师写作范文。教师朗读范文,学生修改。

本次作文,学生一改无话可说,内容空洞,普遍“文思泉涌”,效果之好出乎意料。

课后反思,我总结了这节作文课的成功经验概括起来分述如下: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转变了角色,变作文教学的主宰者为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在写作过程中允许学生独立构思,也可相互讨论;教师做的就是用民主的指导方式帮助、引导他们大胆准确地表达,鼓励并宽容他们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感。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热点,在写作时引导学生做到“三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让他们自己去解读事件、剖析事件,通过学生的亲历去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三、自由抒写,表达真情实感

因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当然,自由表达不仅仅是一种策略,还是一种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的范文引路是不可或缺的。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经历同时作文,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激情。在作文修改时,有教师的范文引路使学生的修改有了一个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新闻推荐

绵阳已经入秋?不,还要等段时间

9月10日,绵阳街头不少市民已经穿上了夹衣。记者胥江摄最近一段时间,绵阳境内各地天气阴凉,时不时还有降雨出现,而早晚明显的...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