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集市”卖土货“造血”扶贫增动力

绵阳日报 2018-07-11 09:29 大字

“扶贫集市”热火朝天

□唐巍本报记者李灵越文/图

6月27日,天蒙蒙亮,雎水镇东林村贫困户张钟礼背着背篓,装着饲养好的鸡鸭,慢慢向村委会广场走近。

村委会早已人声鼎沸,到处摆满了鸡、鸭、鹅等家禽,蔬菜、瓜果等各色各样的农特产品。张钟礼找到一小块空地,放下背篓,期待专程来“赶集”的“顾客”上门。

很快,就有热情的“顾客”上来问价。不到两个小时,老张就卖掉了带来的土货。数着到手的钱,他止不住的感叹:“党委政府办法好,让我这个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够把东西卖出去,不仅挣了钱,也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重拾了生活信心!”

老张口中所说的“党委政府的办法”,就是安州区创新的脱贫攻坚帮扶模式——“扶贫赶集日”。在坚持市场规律基础上,充分调动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力量,通过“以购助扶”的形式,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集中统一购买贫困群众生产的农副产品。

在安州,自举办“扶贫赶集日”以来,以村或乡镇为单位,各帮扶单位每月都固定了一天时间为“扶贫赶集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据安州区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各村举办“扶贫赶集日,不仅畅通了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沟通渠道,贫困户还通过这个销售平台,在家门口卖掉了农特产品,教育引导了他们树立不等不靠的观念,实现扶贫模式由传统的“输血”扶贫向持续的“造血”扶贫转变。

每月一次,涉及人多,事情繁琐。如何确保“扶贫赶集日”落地落实,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据介绍,“赶集日”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销售端。在赶集日前,村“两委”将提前收集统计好贫困户待售农产品,并督促贫困户做好农产品准备。线上销售方面,第一书记通过QQ、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活动内容、待售农产品等信息,同时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各贫困户农产品销售信息;帮扶干部根据发布的农产品信息,结合自身需求意向性认购或订购;社会爱心人士则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完成爱心对接。

在线下交易端,帮扶干部在“扶贫赶集日”当天,统一集中对农业产购买,社会爱心人士可以通过邮寄或在“扶贫赶集日”现场购买的方式进行购买。

通过“扶贫赶集日”,不仅帮助了农户卖出农产品,稳定增加了生产经营性收入,帮扶人员还能从行业职能出发,通过面对面交流,宣传脱贫政策、讲解脱贫故事,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日前,秀水镇青松村扶贫赶集日。秀水二小的老师们早早地来到集市,一字一句,耐心细致地给村民们讲解教育扶贫政策,发放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和家庭教育宣传单。

炎炎烈日下,村民脸上洋溢着真挚笑容,纷纷表示:“对党的扶贫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一定不负党恩,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脱贫奔康!”

据了解,6月以来,安州已开展“扶贫赶集日”活动20余场,现场交易额达19万余元,600余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20余元。下一步,安州将不断创新“扶贫赶集日”活动形式,整合各级各类资源,丰富活动内容,全力将活动向纵深推进,助力脱贫攻坚。

新闻推荐

市民踊跃赠厨具送书籍 还有部分物资期待您的捐助

市民捐赠的书籍“我家里有闲置的抽油烟机,希望能帮到学校。”“我可以给孩子们捐赠两箱书,志愿者随时上门来取!”……6月22...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