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插江水倒流 腾辉奎壁映安州 探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星塔

绵阳日报 2018-07-07 07:52 大字

塔基“福”字

拱形门

塔内雕塑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在安州区花荄镇恒源大道旁,一座高大笔直的古建筑挺立,过往的行人总会不自觉地抬头仰望一番。它就是有名的古塔——文星塔(原名文星阁)。时空旋转飞逝如电,这座修建于清中后期的建筑,走过百年风雨,已经成为安州区标志性建筑,也因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时半个世纪修建

盛夏的安州区晴空万里,蔚蓝色的天幕下,花荄镇恒源大道旁的古塔赫然挺立,格外引人注意。这座塔便是文星塔。一百多年来,古塔经历各种兴衰变迁,但始终像忠于职守的将军一般,日夜镇守在安州区的东大门,给老百姓一种安定的感觉。

文星塔坐北朝南,原是为了兴文、祟文而建,但它并非一朝修建。据安州县志记载,文星塔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初时只建修了一层,光绪四年增修七层,光绪十五年又增修五层,到光绪十六年七月初七才正式竣工,共计十三层。自此,这座前后修建了半个世纪的塔形成了最终的模样。

《涪江遗韵:绵阳不可移动文物》中记载该塔为13层檐,内为7层的楼阁式塔,下12层均为方形,第13层为六角攒尖顶,外形似一支饱蘸墨液的毛笔头,厚重有力的外形尤为好看。塔通高28米,塔身一层边宽8.95米,塔体第一层下部用坚固的条石砌筑。塔的南北两面中部有条石砌拱形门,其中一扇拱门上还镌刻着一副对联,“雍峙钟灵斗山毓秀,六鳌并驾五凤齐飞”,16个楷体大字如同给文星塔作了注解,让人瞬间能够了解到它的特点。此外,塔内壁还有清朝光绪十六年续修文星塔的题记。

独具特色的塔文化

塔,源自于印度,主要是用来供奉、收藏高僧舍利的建筑形式。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中国,塔也开始出现在华夏大地,尤其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新建了各种佛塔。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塔也从宗教走向世俗世界,并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塔。

中国式的塔在印度佛塔的基础上,从结构、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从结构上来说,与中国的楼阁等建筑形式相结合,出现了楼阁式塔,文星塔就是楼阁式塔。从功能上来说,塔不仅具有佛教属性,还有各种各样的文风塔、风水塔。“塔这种建筑形式最初与佛教有关,但随着中国历史的变化,佛塔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很多塔都与佛教无关。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全国修建的各种塔就几乎不具备佛教属性,大多是培整风水、文风的塔。”绵阳文物专家宋建明告诉记者,文星塔就是祭祀文曲星的文风塔。

“修建文星塔主要是当地老百姓觉得文运不昌盛,没有出现什么文化人,所以就集资修建,希望塔能够改变文风、文运。塔身状如饱满笔端,也是暗喻提振文风。”宋建明说,中国式塔一般都是单数,至于修建多高、多少层主要是和当地经济状况以及具体集资情况有关。“文星塔修建在清朝中后期,那时候安州区经济相对富足,老百姓有足够的钱来修建文风塔,所以修建了13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相对不错。”

安州区标志性建筑

“文星塔用材质朴别致,其他古塔多为石质、青砖建造,而文星塔除第一层用条石外,其余各层均用土砖叠砌至顶,这种建筑风格实属罕见。”安州区文管所所长杜伟介绍说,文星塔一度是花荄镇最高的建筑,但随着安州区的发展,文星塔附近修建了一栋栋建筑,对比之下文星塔就显得不是特别高大。但白色的外形,充满历史年代感的建筑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魅力,依旧是安州区的标志性建筑。文星塔建筑宏伟、造型优美,用材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1999年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价值得到进一步的认可。

相比较古建筑中木质的亭台楼阁,石质材料修建而成的古塔质量相对来说更加坚固。但从清朝修建完善后,文星塔还是遭遇了一些破坏。尤其是上个世纪70—90年代,文星塔曾遭雷电击毁,当地文物部门进行了维修。而在5·12特大地震中,文星塔不幸再次倒塌。辽宁省文保中心于当年9月赶赴现场,对文星塔进行了现状勘察测绘,并制定了抢修方案,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原材料,按原形制、原工艺予以修复,在加固残存塔体的基础上,并对塔上部10层进行有依据的复原。经过抢修以及文物工作者的后期保护,文星塔得以保持原状。

“文笔插江水倒流,腾辉奎壁映安州。”如今,文星塔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前人寄予的文风兴盛之意,它也成为历史文物,成为安州区厚重文化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关于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依法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

关于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依法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为依法严惩失信拒执行为,打击拒不执行...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