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特色产业 脱贫增收“板眼”多

绵阳日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李灵越

夏节已至,暑气渐升。走进桑枣镇花庙村,一块对外垂钓提示牌便映入眼帘。提示牌旁边是一汪波光粼粼的水塘,周围站满了专心垂钓小龙虾的群众。

“咱们村零零散散养了很多年小龙虾。谁能想到,在第一书记带领下,小龙虾成了大产业。”村民邓贤高是因残致贫的建卡贫困户,瞅着热闹的水塘,他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今年又跟周边村民流转了4亩土地搞养殖,按照这个节奏,收入3万元不成问题。”

邓贤高口中的第一书记,名叫朱珂。2015年9月,安州全媒体中心的朱珂被下派到花庙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奔康。

“村子穷在没特色产业。”初到村上,朱珂走村入户、忙个不停,认真了解村情户情。经过马不停蹄地实地调研考察,他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科学划分贫困村、贫困户类型,并按照不同情况,确定了每家每户的具体帮扶措施。“要让村子富起来,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花庙村自己的特色化产业路子。”他说。

目标既定,怎么干?“夏天,小龙虾是餐饮休闲的必备菜品,特别受欢迎。”朱珂告诉记者,花庙村一直有养殖小龙虾的传统。面对这一季节性市场需求,他瞅准商机,号召大伙一起打造属于花庙村脱贫样本的小龙虾产业。

清整、消毒、施肥、换水,和驻村农技员给村民手把手传授普及养殖知识;科学谋划,将一产向三产转型,不仅靠养殖,还发展旅游,将昔日的荒山沟变成宝地,吸引游客来村里钓虾……在朱珂的带领下,花庙村的“小龙虾”产业如火如荼,终于实现了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

花庙村的“小龙虾”火了。这些天,不少村民忙得是脚不沾地,彭洪章便是其中之一。“这两天小龙虾还没长到足够时间,个头不大,可周末游人还是爆满。”谈起小龙虾,彭洪章颇有些骄傲:“不仅咱绵阳本地人,德阳、成都也经常有游客专程来钓虾,图个乐趣!为了停车方便,我们还专门平整了一块土地作为临时停车场。”

尝到甜头后,在朱珂的帮助下,老彭搞起了龙虾养殖合作社,积极吸纳本村贫困户参与进来,通过入股分红或共同养殖等方式让大伙一起尝到小龙虾带来的实惠。“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要不是第一书记,我真没想到能把这个干了多年的行当发展起来!”老彭说。

不止小龙虾,在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基层阵地建设等专项工作中,朱珂和村两委班子也全力争取,成功协调争取到“小农水”项目资金127万余元,二级提灌站改造资金12万元,花庙村泵站供水工程资金14万余元。并且,在对口联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对全村大部分道路进行了路面硬化。

如今,走访在花庙村,满目美景中,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连起家家户户,格外引人注目。

变化和感动比比皆是。朱珂和村两委班子还携手安州区残联,在全村共投入近100万元,向残疾人捐赠轮椅和建立无障碍入户通道;携手区妇联,向300余名贫困儿童捐赠价值2万元的奶粉,同时创办“妇女儿童之家”,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放学后的活动场所问题。

路在改善,产业在发展,设施在完善。花庙村的村民们坚信,他们的脱贫致富梦,在朱珂与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一定会实现。

新闻推荐

安州区烟草专卖局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零售点的设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