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旅融合 安州构筑乡村旅游新格局

绵阳晚报 2018-05-15 08:09 大字

白云村的张玉兰、张晓红姐妹在猕猴桃架下梳果

村民在玫瑰花地里采摘花瓣

上图:

塔水镇七里村,发展葡萄、桃子等种植产业和水产。通过产业带动,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成为四川省百强名村。

左图:

乐兴镇原来是安州区最闭塞的丘陵乡镇,在便利交通路网的支撑下,成为安州区产旅融合的核心区。

下图:

市民在安州区百花园游玩

十年发展,以产旅融合为特点的安州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目前,安州区已经形成以花城果乡、幸福七里及猕猴桃走廊、温泉花海、环湖碧荷园、枣皮走廊·蝴蝶谷等为重点的五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观光示范片,成为安州旅游的一大品牌。

■唐巍记者张登军/文陈冬冬/图

五月初夏,从安州区花荄镇出发,经辽安路上桑河路,沿线绿树与五彩花卉交织。进入乐兴镇猕猴桃走廊,白云村四组的张玉兰、张晓红两姐妹,正在猕猴桃架下梳果。

两姐妹种植猕猴桃60余亩,去年开始初挂果,出售猕猴桃收入15万元。今年,两姐妹的猕猴桃将进入盛果期,“收入肯定翻番”。在临近的新光村,金华家里种植猕猴桃500亩,有200亩开始挂果,去年猕猴桃销售收入超过150万元。

在安州区乐兴镇,猕猴桃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全镇种植猕猴桃1.1万亩,2017年有5000亩开始挂果,总收入超过7000万元,参与种植猕猴桃的农户,去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2018年,乐兴镇猕猴桃基地预计挂果将达6500亩,收入将超过8500万元。

产业的振兴,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2016年底,乐兴镇新光村的猕猴桃种植户,组团购买汽车;2017年则组团报名读驾校。因为经济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理念变化,在乐兴镇已成为一种时尚。

乐兴镇的猕猴桃走廊,特殊的产业布局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每到猕猴桃采摘季节,各地游人纷至沓来。乐兴镇党委副书记李熙说,乐兴镇原来是安州区最闭塞的丘陵乡镇,农业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在便利交通路网的支撑下,成为安州区产旅融合的核心区。

产旅融合,正是安州区震后十年农村经济发展最直观的写照。

近日,安州区桑河路沿线大马士革玫瑰基地一片丰收的景象,附近村民正在玫瑰花地里采摘花瓣。据了解,该基地作为以‘三园七基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000余亩玫瑰不仅迎来了驻足欣赏的游客,更帮助当地百姓致富增收。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增加同游客的交互体验,玫瑰花种植基地规划有约20亩采摘体验区,沿途还设置有休憩场所,可供游客观赏、采摘。

在塔水镇七里村,从2011年开始土地流转,发展葡萄、桃子等种植产业和水产。通过产业带动,发展乡村旅游,昔日的落后村在2017年成为四川省百强名村。安州区桑枣镇红牌村的玫瑰种植基地,一条完整的种植、加工、营销、服务产业链初具规模,吸引周边500余村民成为农业工人。同时,该基地与温泉旅游度假区衔接,成为观光休闲的热门线路……

在安州区,以水果种植为主体的花城果乡,是安州区继“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温泉之都”之后又一张重要旅游文化名片。花荄镇红花村的红花源景区,“生态运动、文创休闲”的定位,吸引不少游客的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安州区有精品民宿5家,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124家。2017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33万人次,旅游收入44亿元。今年1至4月,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79.16万人次,旅游收入18.42亿元。

新闻推荐

“辽宁亲人,欢迎你们回家”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唐巍)援建丰碑长留天地,感恩思绪永在心间。5月9日,20余名辽宁援建代表来到对口援建的安州区进行重访。安州儿女用十年来的建设硕果感恩辽宁,欢迎亲人回家。上午10时许,辽宁援建代表一...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