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劫难 留守儿童“破门”重生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5-08 06:34 大字

剧照。

剧照。

剧照。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廖晶莹 图片由片方提供

10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鲜血和泪水痛洒灾区,希望和感动也随之萌芽。

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有一支小学足球队,于灾难中挣扎历练,而今风霜尽逝,他们终于遇见更强大的自己——电影 《破门》便是这段经历的见证。

即将于5月11日上映的电影《破门》,将山区农村小学足球队逆境中蝶变的故事表达得生动有力。影片以安州区迎新乡小学留守儿童足球队为原型,讲述一群山区留守孩子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等方式,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逐渐走出灾难阴霾,最终迎来全新生活的故事。

“破门”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获得新生、谱写未来。这道“门”,有着沉甸甸的超越生死的力量。

戏里戏外

“破门”

精神一脉相承

为将孩子们踢足球的故事拍得真实动人,导演组历时三个月反复勘景,最终决定在故事发生地绵阳安州拍摄,并在当地几千名孩子中精挑细选出了适合 “坦克”“冲锋枪”“小钢炮”“上校”等角色的孩子,和饰演影片主角喜哥的马顺洗老师本色出演。

拍摄过程中,小演员们也经历了可贵的成长与蜕变——从进组时对表演的迷茫,到最后凭借不怕苦累的精神的坚持,戏里戏外,“破门”精神一脉相承。

而在剧本编排方面,“坦克”“冲锋枪”“小钢炮”“上校”等队内主力队员皆有各自完整的故事线索轨迹,扎实而动人。

寒冬拍戏

本色出演展示新生

片方近日发布的一支“感恩”特辑,呈现了影片幕后鲜为人知的动情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孩子们戏里戏外的蜕变成长、感恩震后全国人民的帮助与付出……其传递出的励志情节,以温暖的姿态,贴合了“你永远不会独行”的积极信念。

2017年1月至2月,《破门》在安州区拍摄。当时正值隆冬,天气寒冷,但是拍摄现场却是“热火朝天”:导演悉心与小演员沟通讲戏,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剧组防寒措施贴心到位。孩子们展露的笑容,如同冬日里坚韧破土的嫩芽。

片中参演的老师、孩子都经历过“5·12”特大地震的生死时刻,他们深深感恩全国人民对汶川地震的关心和救助,把所有伤痛埋在心底,通过足球运动诠释迎难而上、生生不息的“破门”精神。

《破门》的上映,正是对这种精神的一种传播与践行。作为一部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展映影片,《破门》将使观众感受到在这片 “爱心托起新生”的地方,始终有许多动人的力量存在。

链接

《破门》

幕后阵容强大

《破门》由上海电影集团、中海外大德华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宏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出品。导演是因执导《小兵张嘎》《破冰》等作品而被大众熟知的徐耿,多次获得金鸡奖、飞天奖等奖项。编剧许波也因 《结婚十年》《亲爱的敌人》等优秀作品蜚声业内。

专访

男一号马顺洗山区足球队 帮留守学生打开一扇门

“今天把学校足球队的事安排一下,明天要去北京,参加5月7号的电影首映礼。”5月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电影《破门》男一号、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小学足球队教练马顺洗说,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希望能让全国人民看到汶川地震灾区人们的新生活新面貌,能给更多留守儿童和家长带去希望。

演戏本色出演电影

马顺洗说,自己从来没有演过电影,一开始很不自信。“但是导演说本色出演就对了。”由于对走位、借光等常识一概不知,有一场戏拍了45次才过。“后来慢慢就好得多了,我还经常得到导演的表扬呢。”他说,其实自己只是把台词记住,语气、神态等内容主要还需要导演来指导。

马顺洗说,以后的主要工作还是在学校带足球队。但是只要有合适的剧本,他还会考虑拍戏。“只有一个要求:必须要塑造正能量。”他强调说。

回忆学校建起足球队

2012年的一天,球迷马顺洗突发奇想,想在学校尝试足球特色建设。校长听后连连摇头,说学校里连懂足球教育的老师都没有。“只能当场表态,我自己教。”马顺洗说,他决定先建一支足球队。

马顺洗挑了又挑,最终选择了13个男生组建了五人制足球队。“全是留守儿童。”马顺洗在学校找了块空地,训练孩子们。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迎新乡小学足球队参加安县(后改名为安州区)小学足球联赛时,前六场比赛全胜,第七场比赛输给了县城里的小学。目睹这样的成绩,当地教体局认为迎新乡小学具备发展校园足球的潜力,要求学校先画一个足球场。于是,马顺洗摸索着在学校的空地上画了一个足球场,请乡里的铁匠焊了两个球门。孩子们每天都要坚持训练。

改变留守学生带球“破门”

训练很快取得了效果,迎新乡小学足球队在全县、全市足球比赛中屡屡获奖,2017年,他们获得了全国五人足球比赛的亚军。核心球员还被安州区、绵阳市甚至成都市的初中学校特招,留守儿童的人生轨迹因为足球发生了改变。

“对留守娃娃来说,踢足球肯定是个好事情。”马顺洗说,踢球能锻炼身体,让留守儿童生活更充实,心里更自信。

编剧谈创作:

故事连起地震和足球

“接到影片《破门》的编剧任务后,我到学校住了一段时间,和老师学生们一起上课一起踢球,随后又到北川等地的山区小学了解情况,之后才动笔写这个故事。”《破门》编剧许波说,影片有两个重点:足球和地震,怎么将两部分勾连起来,她想了很多方案。“至于最后的效果,还要大家去影院看。”

“我们的影片希望在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引起大家对震区的持续关注,促进社会以各种方式继续关心、帮助地震灾区。”许波说,由于涉及地震后人们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方面的内容,撕开伤疤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她为此专程请教了心理学专家。在和当地人交流的时候,也会尊重对方意愿,愿意说的内容才说,不愿意说的一定不勉强。

许波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一个老师。“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没了,震后再婚后,他也有了小孩。但他仍然每个星期去山上看原来的岳母,因为他是岳母在世上唯一的亲人。还有一个受访者,在和许波对话的过程中,全身一直发抖,许波说她都不敢看受访者的眼睛,两个人一直并排着坐着,一问一答。

“有一个心理学专家说,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创伤,50年后就好了。”许波说,“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我想到的是,50年后,一辈人都没了。我不愿意这样,还是希望为这一代人做一点什么。也许影片中足球这种团队协作的运动,便是其中一种安抚方式。拿不拿名次不重要,踢球首先能给人带来快乐。”

导演谈挑小演员:

运动天分第一

来自绵阳市安州区农村学校的老师学生本色出演,担纲主要演员,成为电影《破门》最大的看点之一。

导演徐耿介绍,影片挑小演员的时候,最看重孩子的运动天分,“必须会踢足球。”徐耿说,最后选出来的孩子都是迎新乡小学足球队的。

为了让孩子们自然地表现生活中的自己,拍摄过程中,给不给演员看剧本,什么时候看剧本,具体每场戏是提前排练好还是让演员即兴发挥好,他都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反复研究,力争让他们达到“演的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状态。

“马顺洗是影片中足球教练的原型,他天分很好,身上又有人物喜哥的影子,拍起来比较顺利。”徐耿说,为了不让生活中自然、鲜活的马顺洗变成僵化的表演,他不许任何人教他表演。

对最后影片呈现的效果,徐耿表示很满意。他说,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这一拨演员。“大部分非职业演员演戏,只是在用他的本色在演,像纪录片。但是我们这部片子,演员却在创造一个个和他自己接近的全新人物。”

新闻推荐

安州区乐兴初中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

本报讯(邓定华)4月25日,乐兴初中组织召开2018年春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邓开明到会指导。此次会议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举行,政教主任王斌全主持会议并发言。会上,班主任对近期工作情...

安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州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