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主动参与融入四川省“四项重点工程”工作方案》解读(二) 三十六“计”精准对接

绵阳日报 2018-03-02 08:08 大字

主动融入,精准对接。瞄准全面创新改革、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四项重点工程”,绵阳市出台《绵阳市主动参与融入四川省“四项重点工程”工作方案》,明确了36项重点任务。

1·健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

在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加快构建军地协调、畅通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军地院地深度对接机制。

2·做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服务工作

紧密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统筹推进军地基础设施特别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做好在绵实施的国家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和军民融合重大专项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承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设进度。力争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军民融合专项在绵布局。

3·推进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

积极支持兵装集团58所改制转企。全力支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等加快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推进绵阳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化改制。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4·推进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运用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6个国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相关平台载体和展会活动市场化运作,实施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活动,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将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打造成全国军民两用科技成果集散地。

5·建立军工科技资源常态化开放共享机制

加快完善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分类推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实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向社会开放,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军民融合示范平台,建立常态化开放共享机制。

6·打造军民融合产业集群

依托长虹、九洲、攀长钢、624、58所、电子九所、东材科技、利尔化学、六合锻造,培育打造9家四川省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支持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和军民融合龙头企业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推进与央属军工集团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军民融合重大产业化项目布局绵阳;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军民融合创新企业,打造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和军民融合特色专业园的“1+10”产业载体建设,实施“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专项,加快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核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等军民融合优势产业,促进军地、军民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构建军民融合统计指标体系。

7·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四川)

牢记担当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的历史使命,坚持“项目引领、创新驱动、服务国防、支撑发展”总体思路,纵深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构建军民融合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与高速度同步发展,为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探索路径、创造经验、作出示范。

8·持续推动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

在县(市)区复制推广绵阳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模式,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9·开展国家产融合作试点

深化产业经济与金融融合。积极争创军民融合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充分发挥军民融合科技支行等专营金融服务机构的作用,创新军民融合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推广央行支持绵阳军民融合及科技金融发展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推动应收账款融资试点工作提质扩面。完善担保体系建设,构建新型银政担风险分担机制。

10·开展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

制定《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工作,争取试点工作出亮点。

11·建立军民融合发展法律服务中心

建立军民融合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律师、公证、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军民融合法律服务中心,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专业性法律服务和法律实务研究。

12·打造区域人才发展高地

对标天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人才引进模式,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引才引智政策。纵深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人才开发体系建设,完善推动人才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创新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军民融合人才专项计划、“涌泉团队”资助计划。创建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

13·构建区域联动的人才交流服务格局

运营好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国家科技城(绵阳)分市场,加快建设科技城军民融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做好人才引进交流服务工作。支持在绵高校、科研院所与经济区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共融互通,加强技能交流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探索建立经济区内职称资格互认机制,共享专家资源。

14·推动成德绵协同创新

支持成德绵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用,鼓励成德绵地区企业、高校、院所进行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共同实施科技计划,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不断增强创新要素吸引力,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

15·提升产业发展承载能力

以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重点发展高新区、经开区2个国家级园区,加快建设8个省级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现代产业功能区。力争园区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园区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发展承载能力。

16·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围绕与天府新区错位发展、配套发展,突出“调结构、壮规模、促聚集”重点,主攻电子核心基础、智慧城市产业、高端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向,创新商业模式,加快从产品供应商到内容服务提供商的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17·加速“两新”产业发展壮大

探索组建产业合作联盟,促进成德绵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加快发展“两新”产业,优化生产布局,共同完善产业链。力争“两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逐步提高,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

18·完善服务业协作机制

加快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建设。大力实施服务业八大重点产业行动方案。加强与天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合作,促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为建设西部经济强市提供现代服务业产业支撑。

19·拓宽绵阳机场发展空间

通过“扩建—分流—迁建”三步走,拓展绵阳机场发展空间。积极承接天府国际机场的备降航班,与天府机场错位发展,重点发展低成本航空和航空旅游。积极创建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参与通航机场建设,积极推动发展通用航空。

20·加快铁路大通道建设

积极参与经济区铁路公交化改造运营等项目。推进安州区雎水铁路客、货站建设,积极配合做好绵遂内城际铁路项目可研和招商等前期工作,加快研究成都至三台铁路。

21·加快公路建设

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加快推进G5成绵高速扩容、中江至遂宁、三台至乐至等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等项目,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自贸试验区与绵阳市的便捷通道,努力实现公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2·营造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借鉴自贸试验区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行权清单,重点围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强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创新税收征管服务、建设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法律服务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商事纠纷诉讼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加快绵阳服务型政府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3·借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实现共赢发展

主动承接天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有效落实各项外汇和跨境人民币管理改革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实现借势发展、错位发展。加强与成都金融产品研发推广、金融风险防范、金融人才培养、金融信用评级等方面的合作,实现经济区内金融的共赢发展。借鉴成都金融发展经验,加快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监管体系的创新发展。

24·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合作

积极推进绵商行跨区域经营,加强与成都本地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设立分支机构。通过绵商行的窗口效应,加大金融招商,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在绵阳发展。结合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以商务金融、军民融合、科技金融、双创金融、产融互动等为支撑的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金融产业集群,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5·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区域水环境保护,联合开展小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强化成都平原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共同推进区域内大气污染“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开展土壤污染联防联控,推进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分类管控、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强化区域环境应急协作。做好区域产业承接工作。共同打击区域环境违法。

26·加强文化交流

推进数字公共文化建设、“互联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互通。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切实加强经济区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和资源整合,不断提升绵阳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27·加强旅游合作

建立旅游合作联盟,共同打造成绵乐旅游经济圈、三国文化旅游精品带、大九寨新环线、成都—绵阳—广元—汉中—西安—兰州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地。加强和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市旅游局的联系,做好绵阳旅游的宣传推广,开通天府机场到绵阳的旅游直通车。积极争取将绵阳纳入双流机场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范围。

28·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平台

高水平办好科博会等重大展会,打造彰显军民融合特色的国际性知名会展品牌,巩固和提升绵阳对外开放水平。并依托天府金融论坛,打造高层次金融研究新型智库和金融峰会论坛。

29·持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

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坚持精准专业化招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升项目质量、优化引资结构。立足与天府新区产业同链、错位发展,聚焦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全面实施《绵阳市重点招商项目“服务绿卡”管理办法》,不断健全“服务绿卡”运行管理机制,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进一步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30·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加强绵阳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建立适应跨境电商贸易特点的海关、检验检疫、退税、物流等监管和支撑体系。依托跨境电商通关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通关、报检、金融、物流、仓储、分拣、后端金融服务等一站式综合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建设出口商品海外仓、海外营运中心、售后服务体系,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贸易、仓储和售后一站式服务。积极发展跨境培训咨询服务,鼓励境外服务提供者以跨境交付形式提供管理培训、咨询服务。完善优传保税、欧咖、天泰等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功能,吸引绵阳周边消费者来绵消费。

31·申建绵阳综合保税区

加快绵阳综合保税区申建进度,抓好拟申建综保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夯实发展基础,储备拟入区项目并提前启动前期工作,力争综保区获批后可尽快让企业入驻开展生产作业。

32·不断创新贸易便利化模式

全面推广“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对新增外贸企业申请出入境报检企业备案、原产地企业备案和商务部门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等3项行政备案事项,实施“三证合一”备案管理新模式,以提升行政备案效率。大力推进“全域通”系统上线运行,建立与现代物流相融合、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新型通关物流模式。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试点工作,提高政府部门监管效能、降低贸易和运输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33·打造对外贸易新增长极

加强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出口,提升“绵阳造”出口商品整体质量。支持绵阳企业进出口联盟组织成员企业抱团出海。鼓励中小企业用好绵阳市企业在境外设立的营销网络拓展市场。加快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大力承接国际国内加工贸易订单转移、企业转移、产能整合,积极推进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股、技改研发、企业并购,抓好配套企业建设,推进加工贸易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强省级外贸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市级特色基地,形成特色鲜明、集聚效应凸显的外贸示范区,提高特色产业(产品)外向度和出口比重。

34·加快建设国别产业园

持续推进中德(绵阳)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园区)等国别产业园建设,打造科技城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全面打造四川东盟贸易与商务合作联盟、西尼可非洲投资贸易平台等跨境服务平台。

35·有效拓宽物流通道建设

深度融入成都“蓉欧+”互联互通战略,拓宽“绵阳造”产品走出去路径,同时考虑零配件、航材、红酒、橄榄油、果汁等货类的回程需求,助力实现“蓉欧快铁”双向运行,支撑绵阳、成都通往中亚各国和欧洲国家的铁路国际联运新通道,搭建与周边和境外地区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依托西成客专等交通大动脉积极探索建立北上物流通道。加快提升航空运能建设,不断开拓新航线。促进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广多式联运方式。做好与成都青白江铁路口岸、泸州水运口岸的有效衔接。

36·推动智慧物流工程建设

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口岸物流、电商物流、供应链物流、军民融合物流、应急物流、回收物流等重点领域物流加快发展。发挥科技城科技物流产业园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快递电商物流园、智慧物流信息数据中心。加快建设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产业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物流园区管理信息平台、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四平台”和物联网系统、大数据系统、云计算系统“三系统”。

新闻推荐

本土励志电影《追梦少年》杀青将于5月上映

本报讯(记者安峥文/图)记者2月27日从电影《追梦少年》剧组获悉,根据安州区迎新乡足球队真实故事改编、纪念5·12地震十周年的本土励志电影《追梦少年》日前杀青。据剧组副导演蒋云奇介绍,为让影片早...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