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州区迎新乡——合作社的大白菜丰收了

绵阳日报 2018-02-09 08:47 大字

大白菜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安峥文/图

绿油油的大白菜一眼望不到边,40多人在地里割白菜、运输、装车,一片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与刚立春后的十足寒意形成反差。这是记者腊月二十一在安州区迎新乡大溪村12组看到的一幕。“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合作社带动下的3000余亩大白菜喜获丰收,且市场行情好,亩产达7、8吨,一吨能卖个500多元。尽管现在辛苦点,但是很充实!”长清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80后负责人刘清波高兴地告诉记者。

“村里成立合作社后,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股了,自己家的土地合作社给种还给租金,我还能去合作社打工赚工资,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正在地里用背篼装白菜的李清泉大爷喜笑颜开。“大家再辛苦辛苦,食堂那边今中午给大伙炖的排骨,再干一会儿咱们就吃饭去。”合作社股东之一刘清河满脸笑容地说,他加入合作社几年了,今年遇到大白菜行情最好,一吨能卖530元,今年他家的18亩白菜能卖将近7万元。

据悉,长清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成立,合作社成立之初,刘清波不断通过外出考察、参加培训、聘请技术专家等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学习现代管理模式,拓宽发展思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合作社才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标准化规范管理。刘清波为人本分实在,踏实肯干,当地的菜农对他都很认可,如今合作社在乐兴、秀水、迎新三个乡镇有近千亩的种植基地,股东达到108户。刘清波告诉记者,合作社对乡亲们致富也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2017年,仅迎新乡就种了3000余亩的大白菜,乡亲们通过合作化种植,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节约了种植成本,解放了村里年轻劳动力,并且村民也可以成为合作社的员工,以天为单位领取工资,既实现了产业的规模化种植,也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的收入。

在带动家乡人致富的同时,刘清波还将合作社的业务发展到绵阳市对口援建的壤塘县。2017年8月,他投入了300多万元,与该县尕多乡切洛玛村签订了协议,承包了35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水果。“无人植保机、智能化肥水一体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正在抓紧建设之中,3月份就准备开始育苗了。”谈到与壤塘那边的合作,刘清波眼中充满了期待,在几个月时间内,他开车跑了八趟,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希望能将先进的种植理念与技术带到壤塘县,为对口援建也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观完合作社基地,迎新场镇上一栋崭新的金黄色三层小楼映入眼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那楼是合作社新盖的?”“合作社赚了钱,我们不仅投入200余万元新建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还新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冻库和600多平方米的包装分级车间。年前这几天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地装修,估计开年后新办公楼就可以投入使用,以后还打算走深加工的路子,你可要常来哟。”刘清波热情地邀约记者再过来。

“我们这种地的,以后也有办公楼了,放在以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一旁吃饭的合作社农民李鲜梦美滋滋地说道,丰收的喜悦飘荡在合作社农民的言谈举止中。

新闻推荐

心系扶贫解困 让爱温暖贫困家庭

最近几天,安州区雎水镇金华养猪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们都在期待着一件大事:2017年度贫困户“母猪代养”分红大会。根据初步估算,这次将为260户建卡贫困户分红30多万元。这是合作社贫困户的幸福体验,更是...

安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