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密织农村路网 助力脱贫奔康——绵阳市农村公路建设掠影

绵阳日报 2018-01-13 07:34 大字

安州区“农村四好路”

□本报记者田明霞/文蒲滔/图

2018年伊始,一连串的好消息从市交通运输局传来:在2017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绩效考核中,绵阳市交通项目获得10余年来首个全省第一名。安州区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建设农村公路7100公里,完成投资137.48亿元,占全市交通运输总投资(368.52亿元)的37.3%;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6.14亿元,占全市对上争取交通建设补助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二。

建“四好农村路”,致富路就在脚下

1月10日上午,全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开到了安州区的田间地头。记者跟随采访看到,在安州区塔水镇、沸水镇等多个乡镇的农村联网道路上,一条条整洁平坦通村到组入户的水泥路、柏油路在乡野间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穿梭往来……据介绍,截至目前,安州区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049公里,乡镇通畅率达100%,行政村通畅率达100%,18个乡镇基本实现半个小时直达城区,为群众步入小康夯实了基础。

“几年前,我家门前的路坑坑洼洼,遇上雨天,肥料拉不回去,卖农产品更是不方便。”安州区沸水镇红星村村民张克敦说,如今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自家耕作的农产品完全可以坐等商贩上门收购。据悉,近年来,安州区将农村公路‘毛细血管\’融入干线路网‘大动脉\’,打出了一套‘建、管、护、运\’组合拳,紧扣交通助推脱贫攻坚部署,全力以赴加快农村公路发展。其中的安州区沸水镇农村联网道路村道下环线途经枫香、红星、桥木、新华、沸泉等5个村,有省级贫困村3个,该条道路全长6.4公里,累计投资460余万元,已于2017年9月建成通车。沸水镇利用下环线道旁红星村、桥木村的千亩小湿地和万亩旱山地,打造田园综合体泉水小镇,仅2017年就种植中药材6000亩、蔬菜2600亩,土地流转1000余亩,带动农户增收1311户、39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448人,人均增收900元。

安州区近年来还相继出台了多个有关村组道路建设管理的配套政策,为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区总计整合资金16.2亿元,先后完成辽安路、辽安路二期工程,物流通道,花城果乡、塔水七里村产业道路,乐兴猕猴桃走廊道路,绵安新农村示范道路——花城果乡、桑河路、茶北路等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国家扶持引导、地方投资为主、社会参与为辅的交通建设投入体制。

据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寇子胜介绍,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全市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农村公路路网建设,促进了各地产业发展。不少地方在乡村道路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蔬果等产业基地,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安州猕猴桃走廊、江油果语花溪,通过农旅结合,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得益于环村路建设盘活梅林资源等,入围农业部组织评选的“2017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修山区路,助力群众快脱贫

2017年12月26日,一场千人盛宴在远离北川新县城约80公里的深山腹地——桃龙藏族自治乡欢喜开宴,来自山外的轿车、越野车汇成了长龙。“要致富,先修路”,羌山百姓多年的朴素认识,再次为活生生的现实所印证:2017年,北川实施山区公路通村、通组项目共138个,里程合计443.613公里,全县311个行政村实现了通村组公路全覆盖。

“过去山路坡陡路窄,一到下雨天,路又烂又滑,农副产品无法及时运送出去。”北川小坝镇茅岭村村民李全说,“山路弯又弯,背着背篓上下山”曾经是绵阳山区百姓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交通基本靠走”的现实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发展。在县里统筹安排下,茅岭村这两年争取到建设项目资金1100余万元。其中,交通补助资金638万元,实施了硬化道路11.2公里,修建入户路5.12公里,完成了产业道路毛路开挖及600米波形护栏建设。路通了,村里利用50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入股光伏发电项目9万元,预计年收益8000元,共20年;入股养猪大户、炒茶大户……同时,该村除了扩大高山茶叶、厚柏、重楼、土猪等种养业规模外,新种植的150余亩青脆李将于2018年挂果,预计带来30万元收益。2017年,茅岭村的贫困人口已由2014年的18户、67人,减少到2户、9人。

在北川小坝镇金凤村修建起的村道,虽短短的16公里,却给114户群众的脱贫致富创造了根本条件。该村第一书记刘忠成告诉记者,他2015年8月下派到金凤村时,村里没路、没水、没产业,有贫困户30户87人。县里先后为该村投入道路和饮水项目资金892万元,修建了村道10公里、入户道路6公里,同时修建减压池、蓄水池,解决了全村百姓的出行、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难题。

村里的贫困户王兴忠说,以前在外打工,收入很不稳定。路修好后,他就回家发展产业。村里于2016年成立了晨曦专业合作社,在种植300多亩枇杷的基础上,又动员村里家家户户都发展种植业,截至目前,金凤村共种植枇杷1100亩。王兴忠等不少贫困户、非贫困户也在合作社打着工,在家门口赚着钱。通过努力,2017年,全村顺利脱贫19户54人。村民刘忠成说:“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在产业发展上,也在通村达户的‘路上\’。”

这两年,绵阳市坚持把***作为交通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牢,围绕贫困地区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两个100%”的核心任务,贫困地区农村交通实现飞跃发展。2016至2017年全市249个退出贫困村通村硬化路指标均提前达标,有力助推了贫困对象的按期退出。12座“溜索改桥”建设任务已经完成11座,余下的楼坊坪溜索改桥即将完工。路通自有财富来,直接体现便是群众出行和农产品外运更加便捷,“农家乐”、“乡村游”迅速兴起、壮大,很多群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农村公路已切实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助推器。

下一步,绵阳市将继续办好交通脱贫攻坚“头等大事”,聚焦交通带动产业发展,抓好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建设。千方百计克服路网通行能力有短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显薄弱、部分专项方案推进滞后等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全力提升养护管理能力水平,确保到2020年全市9个县市区均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目标任务。

新闻推荐

清泉蚕桑产业成农民增收新亮点小蚕织出“致富茧”

查看桑树长势本报讯(记者安峥文/图)家住安州区清泉镇金塔村的王国富没想到60多岁了还能和老伴陈秀华过上脱贫致富的好日子。“前两年我因工伤致残,家里的传统农事活动已力不从心,没想到这个蚕桑产业...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