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荄镇梨花山家庭农场主蒋启东——从“门外汉”到“水果专家”
□本报记者安峥
今年46岁的蒋启东,是安州区花荄镇红花村村民。从2003年起,蒋启东开始种植梨树,从一个“门外汉”到果业专家,从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农民到一个惠泽乡邻的企业家。2016年,蒋启东的梨花山家庭农场被评为“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他个人也多次获评“种植大户”“创业能手”等称号。近日,记者走近蒋启东的梨花山农场,了解这位农场主不平凡的创业故事。
1995年,蒋启东离家到深圳一家服装公司打工,这一干就是八年。2003年底,蒋启东响应政府号召回到家乡,投入40万元,承包了村里500余亩荒山种植梨树,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荒山坡的改造,本就不是件易事。“我们几十个人光是割荒草就割了大半年。”蒋启东笑笑说,通过了几年来的整地、改坡建设,建成了3公里多长的园内道路,水井3口,水、电、路全通。土地规整出来,种什么是一个大问题。为此,蒋启东找来西科大的相关专家对这片土地进行规划,“红花村的日照、气温,以及500多米的海拔,最适宜种植梨树”。说干就干,2005年10月,第一批梨树下种。为了过好技术关,蒋启东刻苦钻研种植技术,一次次往镇里的农技站跑,给林业局、西科大的相关专家通电话,到处拜师学艺。很快,他就掌握了梨树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术。果业开发需要较大投入,蒋启东经常遇到资金短缺难题,关键时刻,安州区农业部门和镇、村干部一次次伸出援手,帮助他渡过了不少难关。
搞农业产业发展前期收益慢,需要磨得住耐心,蒋启东夫妻俩在梨树地里间种了辣椒、西瓜等经济作物,遇到农忙季节,蒋启东请不到工人,夫妻俩白天要进行梨树的施肥浇水等管理,大半夜打着电筒下地栽种劳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农场的的梨树已达到30多万斤产量,每年产值达40余万元。如今,农场里除了6个梨树品种,还种了李子、柑橘、葡萄等水果。
2014年9月,蒋启东注册了花荄镇梨花山家庭农场。农场从流转土地到注册登记以来,蒋启东经常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改进水果的种植技术,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严格把控质量关,确保生产的水果达到绿色无公害,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产品。因此,农场所有的水果都是销往成都、重庆、贵阳等城市而供不应求。
农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蒋启东也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果,调整当地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了许多剩余劳动力。蒋启东对别人总是一副热心肠,工人有困难,他鼎力相助,还时常上门了解村民们的生产情况,在技术上进行指导。8组的付翠英是一名聋哑人,她每月在农场里疏果、摘果,能有1500元的收入。全村像付翠英这样在农场里打工的村民,每天都有上百人。
今年2月,蒋启东的梨香园农家乐开张了,每到周末,前来游玩、采摘的游客都络绎不绝。“下一步,我将力争把农场建成集水果种植、采摘、生态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示范园。”蒋启东这个曾经的“门外汉”虽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迷茫,但是如今他显然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且越来越有干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佳佳记者安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越来越多,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脏、乱、差”现象。近日,安州区花荄镇竹园村进行了一项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有益探索,以...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