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眉制造业协同发展下的思考

眉山日报 2022-02-17 07:00 大字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制造方式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催生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加速重构,为眉山拓宽产业协同发展领域、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协同发展层级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区域竞争不断加剧,成都虹吸效应更加明显,周边的德阳、资阳、绵阳、宜宾、泸州、遂宁等城市,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主干产业。夹在中间的眉山势必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只有加快产业发展,积极主动推动与成都的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加速融合,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更多样的合作形式,才有望在此轮区域协同发展中,争取更多的发展先机。

在发展思路上,以眉山市“1+3”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加强成眉产业优势互补和制造业布局协同,引导各类资源要素打破地域约束和行政壁垒,推进产业链重构协同、创新链耦合高效、供应链畅通有序、价值链延伸高端,集聚配置资源,形成高效分工、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协同发展局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产业集群。

□周婷婷 侯富群 童年 万晓红

在基本原则方面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尊重客观,统筹考虑区域内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发展眉山优势产业,积极融入成都市产业生态圈,发挥产业特色优势,聚焦产业共同主攻方向,推进资源高效流动、优势叠加起势,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协同体系。

——高效分工、集群成链。顺应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发展趋势,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坚持“一盘棋”统筹优化区域分工,推进重大生产力和重大功能平台一体化布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全面提升产业链协同性和产业生态圈稳定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产业集群。

——融合创新、高端引领。把握世界科技前沿,突出技术和产业跨界跨域融合,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更具内涵的创新生态,增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及水平,促进区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重点突出、共建共享。注重目标任务和发展需求导向,突出协同共建的制度创新,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平台、政策落地落实,在市场准入、产业配套、企业合作、要素流动等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共建共享跨区域产业生态圈的发展红利。

在发展重点方面

——积极融入都市产业集群,打造跨区域产业生态圈。

加快推进眉山市“1+3”产业融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4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锂电、光伏、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电子信息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存储等产业链;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生物医药重点发展化学药、现代中药、生物制品、医疗美容等产业链,加快融入成都产业生态圈。依托高端显示屏、电子材料等,做强新型显示研发制造环节,完善成眉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依托机械零部件制造基础,重点发展智能关键零部件制造,协同成都做强装备产品供给;积极引导成都研发成果优先在眉山进行新药测试和成果转化;依托成眉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开展成眉新材料定向研发合作;在高性能树脂和水性涂料、锂电池材料等领域强化与成都合作;以有机蔬菜、柑橘、枇杷等特色水果为重点,进一步将眉山发展成为成都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开展成眉两地新经济领域产业协作,建设成眉创新合作示范园。

——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链,形成产业升级新硬核。

一是搭建更高层级创新平台。

共同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示范攻关项目落地实施,打造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二是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参与成都市“校企双进”活动,共同探索搭建线上线下活动平台,线上进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发布,线下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对接。聚焦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及联合研制。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先进技术从展示到评估、交易、转化的市场互联互通,建立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技术类无形资产交易制度。共同打造成德眉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实现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四是建设区域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共同探索推动科技创新券在四市范围内通用通兑,加快盘活区域内高端创新资源。协同布局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共建共享“科创通”等科创服务平台。探索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投资基金,多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

——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

充分发挥天府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总部经济、会展博览功能、科创平台的带动力,推动成眉片区融合发展,与仁寿、彭山等协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统筹推进成都科学城、天府文创城、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产业功能区建设,以天府新区眉山片区创新谷、东坡区大数据和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节点,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产业示范和应用基地。推动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将眉山建设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和眉山片区在交界区域共建新兴技术转化和试验基地,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建立产业协作转移体系,构建共建共享新机制。

一是构建龙头企业跨区域配套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推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促进区域产业专业化配套协作、产学研协同创新、品牌共建共享和数据协同共享。采用“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模式,促进区域内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和配置资源,加速推动企业成链集群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开放产业链供应链,面向就地就近企业发布需求清单,推动四市企业间开展协作配套。二是统筹推进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加强区域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和分工体系建设,推动建立精准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长效机制。推动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都市圈产业发展联盟,组织对接促成企业间产业协作项目。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利益共享机制,鼓励推动合作共建园区,引导企业跨区域异地投资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可依法依规分享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和税收收益。三是推进联合招商引资。建立项目共同谋划、客户共同拓展、工作共同推动、履约共同监督、问题共同处理、考核联动进行的联合招商工作机制。

——推动资源要素集成共享,聚集配置生产新要素。

一是共育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协同建设“三区三带”人才协同创新基地,形成以功能定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效应,通过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共引共培产业高端人才。瞄准“高精尖缺”产业的“人才缺口”,共建紧缺人才清单制度,促进企业岗位共享、人才共享,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对入选成都“蓉漂计划”、眉山“高层次人才”等的高层次人才,参照同等标准实现区域重点产业人才评价互认。二是共建现代金融支撑体系。推动产融对接服务共享,共同打造辐射中西部的资本市场核心区。创新财政资金资助方式,参与设立同城化发展基金,推动产业基金支持眉山项目。鼓励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服务,与重点产业核心企业开展产业链金融合作。推进投融资“云服务”,支持搭建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机构与融资项目的“互联网+融资服务”平台,促进供需双方无缝对接。三是共促信息资源要素流动。协同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率先跨区域布局一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应用场景,共同打造智慧都市圈。共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验证平台,开展工业数据流转、产业运行监测、技术验证与测试评估等服务,鼓励“企业上云”。强化信息互通,提升信息通道能力和信息集散能力,加快建立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城市基础信息和数据互信互认、共享共用。四是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协同清除市场壁垒,协同实施市场监管,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田间地头“闹春”忙

2月10日,在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在劳作。连日来,仁寿县广大村民抢抓农时,积极投入到平整田地、育秧...

仁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仁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