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官府:百年光阴 世纪书香
芜湖古城内,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有53处,薪市街上的清末官府就是其中之一。近日,随着这里被辟为芜湖市最新一批城市书房,这座百年老建筑成了一处新晋网红打卡点。今天,建筑可阅读@芜湖带领大家来到古城里的这处书香氤氲之地,读点书店里的书,看点窗外的景,说点这幢老建筑的过往……
建筑有话说
一处古建 存精雕细凿
建筑,特别是古建筑,既是文化的承载体,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可以说每座古建筑,都是它所处年代的一个社会缩影,就像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清末官府……
清末官府位于薪市街10号、12号,由南北两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前楼面对薪市街,主楼靠后,两者之间是一处6米多宽的庭院,整体平面布局为“二”字形。
两座小洋楼整体风格接近,建筑模式也基本相同:面阔五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南面明间中间设一西式拱券,两边为青砖砌筑西式柱子。而屋内楼梯、内门、二楼门窗等均为传统的徽派风格。东西两个侧间檐面各设一西式拱券门,与前檐大门呼应,形成前后檐面中西建筑风格互存,相互错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清末官府的两座小洋楼在追求整体风格统一的同时,细节上还是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前楼共两层,占地面积199.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98.6平方米,两坡硬山小青砖顶。前楼最大特色是降低了中间三间房屋的屋顶高度,屋面顿时有起伏感,使整座建筑灵动了许多。
从建筑规格和制造工艺来看,主楼明显高于前楼。两楼主次分明,达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主楼占地面积达344.3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8.96平方米,一楼层高4.6米,二楼层高3.9米,歇山顶机制瓦屋面,平面近似正方形,采用对称布局,从而让外观显得更加规整、精致。其内部设计质朴简洁。据芜湖资深建筑专家葛立三在《芜湖古代城市与建设》中描述:“宽约20.4米、进深约17.4米。建筑南北两侧中间三开间设有拱券式外廊。一层楼梯间设在建筑的东北角,二层上阁楼层的木楼梯设于次间中部。”葛立三说:“清末官府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其实用性,通过前楼正中的大门和门厅可直接进入主楼前的庭院,对外接待与内部管理十分方便。”他认为,清末官府的设计完全摆脱了以前的衙署建筑设计惯例,显现了上世纪初在新旧建筑设计观念碰撞中,清末官署类建筑的新特色,留下了很强的时代印迹。
说到主楼的建筑特点,葛立三特别指出,这座建筑从外面看,是两层,其实是三层。这是因为在二层之上,还建有一处阁楼。这个阁楼的下口与房屋的屋檐齐平,所以从房屋外面是完全看不出来的。葛立三说,这个阁楼与我们常见的阁楼有很大的差别,其面积很大,为开三间,宽11米,进深6.6米,净高从1.9米至3.1米,南向有两个老虎窗,北向有一个老虎窗。据以前居住于此的市民杨道树先生回忆,正因阁楼比较宽阔,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这里竟然住了4户人家,十几口人。
清末官府主楼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颇具匠心。南北立面的装饰精美而又富于变化,特别是楼层腰线的处理上,做得非常精细,提升了整座建筑的品位。外墙的灯草芯式勾缝,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生活记忆
重返老房子 光阴旧曾谙
11月25日下午,因为一座建筑,范爱娟、杨道树和张玉明又重新聚到了一起。诚如多年前同住一个大院一样,三人又在一起拉起了家常,和以往不同的是,大家聊的不是现在与将来,而是过去。
三人相聚在芜湖古城的“占川书局”。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书局外硕大的法国梧桐径直洒下来,留下斑驳的光影。但在三人心里,这是一场与光阴的邂逅。
这座曾经的“清末官府”,是范爱娟、杨道树和张玉明居住了几十年的家。“房屋里有我们家的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作家张爱玲在《私语》里这样说起自家的老房子,倒也说出了不少居住者的心声。范爱娟、杨道树和张玉明大抵也是如此,在踏上书局的木质阶梯时,在用手摩挲灰墙青砖时,在踩在原来“家”的地面时……零散的记忆碎片便接踵而来,并逐渐拼凑出几十年间的生活片段。
人的温度让建筑充满温情
据范爱娟和杨道树回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曾经是芜湖第二塑料厂的职工宿舍,也是在那个时候,他们作为厂里的职工子女,跟随父母一道搬进了这两座中西合璧的老建筑。就此,人与建筑的缘分结下。
“你看,楼梯拐过来,这里就是我家,这旁边有个水池。”在“占川书局”二楼朝北的券廊上,70岁的杨道树双手比划着,回忆着自己居住时的楼道布局。随后,他径直走向券廊一侧的木门外,用手轻叩了两下:“这就是我家的门,里面就是我的卧室。”跟随他跨进厢房,杨道树站着说,这间长长的厢房曾经住过三户人家,他家就在厢房的最北边。他指着左手边的窗户说,这里曾是他和家人用来晾晒衣物的地方,但也因此,房间一到傍晚就西晒。
杨道树在三人里搬进来的时间最早,据他回忆大约在1957年左右。其后的数十年间,他便一直居住在这座老房子里,最多时,一家六口人都住在这里。此外,不管是少时的求学读书还是成年后的结婚生子,他人生的诸多重要节点也都在老房子里完成。居住在这里的时候,杨道树经常会去附近的弋江桥菜市场转悠,那里人多热闹、菜也新鲜。“而且我是这个院子里最后一个搬走的,2013年我才搬走。”杨道树说,即便是后来古城改造,他也先后五六次重返故地,就为了多看一眼自己居住过的老房子。
范爱娟今年72岁,如今已经在家含饴弄孙,但她和杨道树一样,年少乃至新婚,都是在老房子里度过的。上个世纪60年代,十几岁的范爱娟跟随家人搬进来,后结识了父亲的同事,与对方成婚生子,又继续居住在这里。“我们那时候结婚很简单,买个橱买张床,就在一起过日子了。”范爱娟回想起过去十分感慨,虽然已经搬离了老房子,但在与杨道树、张玉明的交谈中,院子里曾经住了哪些邻居、住在哪里,她依然记得十分清楚。她回忆称,当时两座老建筑外围了个院子,前后共住过30多户人家。邻里之间关系和睦且彼此十分了解,“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在这里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不仅经常串门、走动频繁,且私交甚笃,谁家炉子上烧着饭忘记关火,邻居帮个忙是顺手的事,范爱娟笑言,自己有时候烧着鱼,家里没盐了,转身就到邻居家要点盐。
“那时候,人情味很重。”听着范爱娟的讲述,杨道树插话说道。三人讲到了一件往事:有段时间,他们经常凑在阁楼上打麻将,有次一位打麻将的邻居突发高血压,众人急忙将其抬上床喊来救护车,一起送往医院……
就是在这些七零八落的回忆里,老时光被镀上了温情的边,老建筑也被赋予了炙热的温度与厚重的情感。
人的故事赋予建筑历史
印度著名的建筑家多西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建筑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时,人们才能开始庆祝。”人赋予了建筑以生命,人的故事也赋予了老建筑以历史。
三人中,64岁的张玉明最年轻,也是其中最迟住进老房子的人。1979年,他才搬进来。采访时,他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居住在这里的小插曲。有天晚上,张玉明下班回来,看见两个人打着手电筒站在院子灶台边,他内心一阵慌乱,随手拿起一个扳手,心想万一对方是小偷的话,可以用来自卫和反击。对方自报家门,他才知道,原来那两人是附近派出所夜巡的民警。至今回想起这段趣事,张玉明都会心一笑。
如今,“清末官府”的两座建筑一座被用作“占川书局”,另一座还在修缮改造待用中。张玉明曾经居住的房子,就是后者。采访中,他踏进房内,向记者描述着屋内的陈设,哪里堆放杂物、哪里是孩子的卧室、哪里又放着床和梳妆台……明明是空荡荡的一间房,却在他的讲述里,被记忆堆叠得满满当当。时光荏苒,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张玉明还是在房子里找到了他居住过的痕迹。嵌在墙里的一根立柱,还残留着他曾经粉刷过的薄荷色。1985年,张玉明在这间房子里结婚,1988年,为了让房子好看清爽些,他找来些石灰水和涂料,将房子的半截内墙粉刷了一下,看着墙面露出来的木头柱子,他索性站上梯子将其一道粉刷了。
找到生活痕迹的人,还有杨道树。他站在券廊外,指着广场上一棵法国梧桐告诉记者,那是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亲手种下的法国梧桐。当时,厕所和洗漱台子都在院子里,杨道树看着大家站在大太阳下洗漱淘米,就弄来一棵树苗种在院子里,好让大家有个遮阳落脚的地方。后来,虽然树被移栽过一次,但也幸存了下来。今天,站在“占川书局”的门外,这棵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已经与老建筑相映成趣,融合成了一树一楼的别样景致。
从三人的记忆里抽离,再观古建筑,有意思的是:如今的“占川书局”秉承着“阅读改善灵魂”,书局以燕子的形状作为占川的标识基础,寓意一种回归,意在表达“无论去到多远的别处,最后总会飞回家园。”
如果建筑可阅读,你读到的又是什么?和“占川书局”标识寓意异曲同工的是,我们似乎也在其中找到了同样的深意,这两座经历了一百多年风雨沉浮的老房子,不仅见证了芜湖一个世纪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30几户寻常百姓家的平凡生活、烟火岁月。无论去到多远的别处,人的心灵和记忆总会穿透时光,飞回曾经居住过的家园看看。
漫步历史
百年光影 留几番沧桑
记者在古城采访时,远远就看见清末官府高挑的屋檐。冬日的暖阳,让这座百年老宅显得格外的古色古香。走进这座小洋楼里,目光所到之处,过往岁月在这里仿佛触手可及。
时光倒退100多年,彼时芜湖得风气之先,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版图上地位越来越显赫。随之而来的就是当时芜湖县衙职员的大幅增加,办公场所十分缺乏。于是就在离县衙不远处的薪市街上新建起一座官府,成为又一处官吏办公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清末官府。据说这座建筑的设计师有着留洋背景,所以整座建筑带有明显的西洋建筑风格。
进入民国之后,清末官府成了百姓居住之地。1930年,这座建筑迎来了它的新主人——滕松如。
滕松如(1870-1955),祖籍江苏江浦,生于芜湖。其父曾为太平天国京府邸乐队的乐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逃往外埠,后定居芜湖。滕松如14岁便由其父送往和县的仁寿堂药号当学徒。由于他学习刻苦,仅仅三年之后就升任仁寿堂掌事,由此开始了其悬壶济世的行医生涯。1930年前后,滕松如回到芜湖,看中了清末官府前楼的极佳位置,出资购买下来,并在大门上挂出“金陵儒医滕松如”的牌匾。从此,清末官府有了第二个名字——滕公馆。至上个世纪40年代,滕松如是芜湖名中医“四老”之一。滕松如之子滕脉华(1901-1958年),受其父影响,1916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于上海著名中医丁甘仁,1927年受聘任北伐军军医,同年底回芜湖,与父亲一道行医。曾被誉为芜湖中医“四少”之一。1951年被推选为芜湖市中医师公会副主委。
1937年芜湖沦陷,滕氏父子被迫逃往内地,滕公馆被日寇占领。在此期间,滕公馆被严重破坏,一楼所有隔墙全被拆除,用做马厩。二楼是日军军官休息场所,阁楼充作了监狱。当年日寇留在一楼内墙西侧的拴马石,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在原处。1949年4月芜湖解放后,这里成了新华通讯社的临时办公地点,同年4月29日在这里创办了《新华电讯》,这是人民政权成立后芜湖创办的第一份红色报纸。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这里先后成为芜湖纽扣厂、芜湖第二塑料厂的厂房和职工宿舍。杨道树告诉记者,当年这两座小洋楼里最多时住着31户人家的近百口人,颇有点电影《72家房客》的感觉。
古建新生
万卷藏书 盈满室墨香
2018年,随着古城改造,百年老建筑清末官府也开始了它的华丽转身。经过3年的精心修缮,2021年11月20日,芜湖书房·占川书局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镜湖区首个对外开放的芜湖书房,也是芜湖市第一家民营的芜湖书房。
据安徽置地黄山文旅占川书局负责人史靖澜介绍,占川书局一直致力于文化事业,有着成功的运营经验。此次进驻芜湖,第一眼就看中了清末官府这座古建筑。史靖澜说,在他们进驻前,清末官府已修缮过一次,占川书局到来之后,在尽可能保持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又进行了局部加固和装修。史靖澜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也考察过其他几个地方,比如古城里的皖南行署旧址等,但最后还是被清末官府吸引住了。“这里的空间相对独立,楼层的层高比较高,一二楼拥有各自完整的区域,便于打造不同的功能区。”史靖澜说。
目前芜湖书房·占川书局,一楼做文创、书籍的销售;二楼做阅览室、活动空间;阁楼为办公区域。史靖澜说,作为一家芜湖书房,市图书馆提供了1万多册的藏书供市民免费借阅,这些藏书可以在市图书馆及全市范围内任何一家芜湖书房里通存通借。它集免费阅读、文化活动、文化展示、文化休闲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群众在“家门口”即可阅读、休闲,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谈及接下来的打算时,史靖澜说,芜湖市各级相关部门为芜湖书房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因此占川书店将加强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让更多的老百姓走进芜湖书房。还要不断丰富芜湖书房的活动内容,增加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一些互动性的活动,让更多的读者走进这幢古老的建筑,也让芜湖书房走出去,让阅读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 记者 郭青 李婷维 文/梅韬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秀彭静雅)近年来,仁寿县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促进农业“三品”(品种、品质、品牌)发展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