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背篼里装大爱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6-01 00:47 大字

编者按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对他们的关爱活动理应融入到日常中去,为少年儿童办实事解难事,特别要关心关爱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困难儿童群体,让他们沐浴党的阳光和温暖。

在儿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组来自基层的报道传递着对孩子们最深切的祝福:节日快乐,天天快乐!□郭侨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5月22日,是“六一”儿童节前的一个星期六。早上7点,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背篼老师”曾玲、邓思巧等4人,就开始往背篼里装教学用具、学习用品、牛奶等,她们今天要分别去到钟祥镇和满井镇,看望特殊学生小龙(化名)和小雷(化名)。

送教下乡

“背篼老师”应运而生

“这已经是我们换的第五个背篼了。这个新背篼容量大,装东西装得多。”今年46岁的曾玲已经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17年了,她一边熟练地收拾教具,一边和年轻的老师交流送学经验。

说起“背篼老师”的称呼,还得回溯到2014年。当时,部分农村条件落后,交通闭塞。考虑到那些地区身患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们无法去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仁寿县便组织特校老师,成立“送教上门”志愿服务队。老师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上门义务为这群特殊孩子讲授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美术手工等课程。

老师们在送教上门时,不仅要自己携带教具,还经常给孩子们带去衣服、食物等生活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为方便携带,多年来,老师们都用背篼装各种用品,成了行走在乡间的一道特殊风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篼老师”。目前,仁寿县共有50名老师,坚持不懈为全县31名重残孩子“送教上门”。

自带干粮

“背篼老师”爬坡上坎

对曾玲来说,“送教上门”的道路驾轻就熟,在山间小路行走也早已如履平地。“以前,交通条件没有现在好,去偏远的山村送教,先搭汽车,后坐摩托车,摩托车都没法往前走了,再步行。”曾玲回忆,第一次送教的时候,背着背篼,在小路的尽头下车,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来到孩子家的门口,看着家长牵着孩子一起翘首盼望的样子,一股心酸涌上心头,觉得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再苦再累都值得。

上午8点半,曾玲和搭档陈红武一起,坐车到钟祥镇中华村后,步行经过山路,前往特殊孩子小龙家里。小龙和爷爷见到曾玲时,立马出来。曾玲将带来的牛奶递给爷爷,又牵起了小龙的手,温柔地询问她一些近况。

由于父亲长年在外务工,今年13岁的小龙和爷爷相依为命。她最期待的,就是每次老师的到来。和往常一样,小龙熟练地将小桌子和小凳子拿出来摆好,乖巧地等待老师授课。

在曾玲她们一遍遍耐心地教导下,小龙不仅会识别数字,还能在纸上写出数字了。这对正常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小龙来说,却需要老师付出十倍的努力。

送教结束时,已经是上午11点半了。曾玲谢绝了小龙爷爷的盛情挽留,背着背篼和同事一起,来到了她们的“餐厅”——中华村一处河塘的长廊下,在树荫里吃起了自带的午餐。

身后是绿水青山,心中有大爱无疆。在欢声笑语中,一段“野餐”时光悠然过去。短暂的休憩后,“背篼老师”们又要踏上午后的征程。

因材施教

“背篼老师”爱满人间

今年是邓思巧参与“送教上门”的第一年,带着对特殊孩子的责任感,23岁的她很快融入了“背篼老师”的队伍。

“我们为每一位孩子制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希望培养他们一些简单的生存能力。”邓思巧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

当天下午1点左右,邓思巧和她的搭档蔡平走进了满井镇友好村特殊孩子小雷的家中。小雷对画画特别感兴趣,邓思巧从背篼里拿出白纸、图片卡、水彩笔等,教他画小鱼。然后,还上了生活语文、手工、生活适应课。漫长的下午,就在老师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中过去了。

其间,小雷的妈妈一直陪在旁边,认真看着儿子,并不时地向他竖起大拇指,给予他鼓励,表扬他做得真好。

小龙和小雷只是仁寿县开展“送教上门”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仁寿县对0至16周岁的重度残疾孩子进行了摸底调查,对符合服务条件的孩子“送教上门”,把公平教育的阳光撒向了每一位孩子。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县共计开展送教活动1万余次。

新闻推荐

关爱残疾儿童 传递温暖快乐

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莉)近日,30多名残疾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参加由仁寿县残联主办的公益活动...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