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凝聚共识到相互成就 这步“先手棋” 将下出怎样的新“局”?

成都日报 2021-04-15 08:37 大字

成德眉资四市同城化发展逐渐走向纵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近了时空距离。图为市民乘坐从德阳经成都、眉山至乐山的动车。 本报摄影部供图

开完上午的会议,资阳市同城化发展工作局局长罗文从办公室出发,1个多小时后,准时坐到了位于天府新区的会议室。

这是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离2020年2月第一次会议只有1年多时间,两地的空间距离,却缩短了半小时车程。“交通的便捷,让我们走得更近。”

看到会场的背景板,罗文清晰地感受到脉络之变:2020年2月25日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主题是“相互交流,凝聚共识”;几个月后的7月27日,第二次会议的主题开始研究“把握大局,注重规律”,到了现在,背景板上已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成就”,成德眉资四市,已从牵手到抱团,同城化发展逐渐走向纵深。

A

建强“极核”的空间重塑

从四个城市到一个都市圈,有何不同?

这还要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说起。

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下,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成都都市圈,被省委确定为唱好“双城记”的“先手棋”,将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确立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和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

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加快生产力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同时,在“双循环”战略深刻改变全球市场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大背景下,德眉资三市受限于经济体量、企业能级、创新水平,尚不具备高效配置跨国生产要素、精准链接全球供需两端的能力,难以形成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和贸易格局重塑的竞合新优势。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有利于发挥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眉山电子信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资阳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的特色产业优势,借势借力成都战略通道、开放平台、科教资源、创新网络,形成基于市场统一、渠道共享、流量互通的协同化运筹联合体,提升区域资源运作、走向全球的能力。

一年前的谋略,通过一组数据得以印证:以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和毗邻地区区域规划为支撑的成都都市圈“1+1+N”规划体系已初步构建,组织推进202项重大支撑项目,183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地实施。2020年都市圈日开行动车达107.5对,为公交化运营前的3倍,日均客流量达3.8万余人次,为公交化运营前的3.5倍;联合发布城市机会清单释放需求信息1525条,496家德眉资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首批5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城无差别受理,互通检验检测认证结果7300余条……

事实证明,极核与腹地有机统一、互为支撑,是经济格局和空间体系发展演化的结果。全省发展的“主干”,已不再是成都一个城市,而是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基础的成都都市圈。

B

跨区域协作共建产业生态圈

从凝聚共识到相互成就,成都都市圈究竟怎么建?

在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同期举行的集中签约仪式上传递出信号。与以往的项目签约仪式不同,此次签约主题为“下好先手棋共建都市圈 成德眉资头部企业引领产业协同发展”,包括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安岳力铭鞋业有限公司、四川百联盛世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众多“头部企业”将在成德眉资范围内,按照产业协同的方式进行采购合作,计划投资总金额30.202亿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依靠科技创新、产品创造实现质量变革,又要依靠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变革引领发展模式创新,实现效率变革,这在成都市已有成功探索。2017年,成都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以产业生态圈构筑城市比较优势,以产业功能区重塑城市经济地理。4年来,成都将分散布局的112个园区整合为15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经济密度突破1亿元/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力年均提高11.2%。实践证明,功能区有界集聚、生态圈泛在互联,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组织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有利于将开放共享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打造为成德眉资一体共生的经济支撑。今后,德眉资三市也将围绕成都的15个产业生态圈,布局建设一批差异协同的关联型产业功能区,加快形成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平台共建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形态。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共建产业生态圈,目前已有具体谋划。2020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元大关,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5.7%,产业发展呈现质量提升、后劲增强、动能转换新态势,这是与德眉资三市双向赋能、合作共赢的巨大空间所在。下一步,则要通过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融合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构建精准对接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让德眉资三市融入成都“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共建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产业主导权、市场定价权的产业集群,探索建设天府大道(南北延线)生产性服务业走廊、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等特色产业廊道,高质量打造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围绕构建创新共同体,四市经开区、高新区等将协同共建西部(成都)科学城,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共建共享“科创通”“盈创动力”等创新平台,探索共建科创基金池,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围绕构建开放大平台,今年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运,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将上升为国家级,四市将以全球视野谋划航空经济、陆港经济,大力推动全球供应链建设,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型产业,探索建设综保区“两场一体”共享虚拟货站,推动成都国际班列基地功能四市全覆盖,搭建“通道+物流+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和国际产业协作网络,让都市圈成为集聚全球先进要素的引力场。

C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延伸

成都214所学校与德眉资三市学校结对共建;1.8万家医药机构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都市圈实现居民就医“一码通”,服务人次突破1000万;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增至17748家,毗邻地区覆盖率达100%;天府市民云服务延伸至德眉资三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累计完成增绿增景15.7万亩,1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占比100%,都市圈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9%……

而这样的获得感,在“十四五”期间更加值得期待。

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的四大目标定位之一,也是成都构筑长期比较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今年初,成都市作出了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战略部署,涵盖收入增长、公共服务、成本控制、城市通勤、城市更新、生态惠民、营商环境、创业就业、城市安全、全龄友好十个领域,在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成都市也表达了对三位“兄弟”的热情,希望与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共同建设,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引领,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一体化。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覆盖了市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一体化交通智能指挥系统,推动公共交通一卡通;鼓励四市与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支持在蓉高校到德眉资设立产业研究院和技术转移平台,推进成都优质民办中小学与三市开展合作办学,逐步在产业集群区域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基地;以一体化理念构建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鼓励三市参与东部未来医学城建设,支持中央、省、市三甲优质医疗资源向都市圈同等开放;推进文体资源一体运营,积极探索四市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等联盟式运行模式,鼓励四市共建“三城三都”,共办文化、体育、会展、论坛等活动,支持德眉资三市借势借力加快融入全球化进程,分享都市消费能级提升带来的投资创业机遇和美好体验,一个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将逐步呈现。

本报记者 陈泳 李柯雨 陈星竹

新闻推荐

仁寿县举办 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巡演

文艺巡演现场。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郭侨文/图)近日,由仁寿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承办,仁寿大舞台艺术...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