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优秀退役军人、优秀军人家属系列报道① 脱下戎装志不改 创业路上显本色

眉山日报 2020-10-28 06:50 大字

郭浩然查看柑橘长势。

【编者按】

穿上军装,他们守家卫国,把宝贵的青春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脱下军装,他们本色不改,在“第二战场”续写精彩的人生。

为充分展示眉山市退役军人以及军人家属的优秀品质、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关心爱护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眉山市优秀退役军人、优秀军人家属”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0月27日,在仁寿县龙正镇冲天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退伍军人郭浩然正忙着人口普查的工作。

从2008年进入军营,到2016年退伍回到乡村,郭浩然没有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去大城市里打工,而是留在家乡发展产业。他盘活了荒山,种起了无花果和晚熟柑橘,今年又顺利通过考试,成为村上的一名网格员。

今年29岁的郭浩然虽已退伍,但举手投足间仍透着一股军人的气质。“八年的军旅生涯教会了我不放弃、不怕吃苦,每当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这些精神都给予我力量。”他说。

□本报记者 林琳 文/图

返乡创业

耕耘荒地发展产业

谈起种植无花果的缘由,郭浩然回忆起了往事。“小时候,村里的山上有野生无花果,我经常和小伙伴去摘来吃,觉得那是人间美味。”退伍前夕,郭浩然偶然在网上查阅到无花果还具有药用价值,又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对家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便开始思考回乡种植无花果这件事。

在进行了一番考察后,郭浩然发现家乡很少有人种植无花果。“这是商机,我得抓住。”退伍后,郭浩然便前往内江市威远县学习种植无花果的技术,一待就是三个多月。回来后,在承包了约80亩的荒山荒地,一切准备妥当后,郭浩然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由于承包的是荒山荒地,土壤的水分和有机质达不到种植无花果的条件,种不出优质的果子来。“我也很气馁,但我不能半途而废,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土壤水分不够我就尽量多地浇水,有机质不够我就多施有机肥。”就这样,郭浩然四处筹集资金,到处学习技术,实地研究,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凭着一腔热血和努力,郭浩然的果园在去年迎来了丰收。如今,他种植的无花果果量丰富、果质上乘,得到了众多供货商的认可。

截至目前,郭浩然已盘活200余亩闲置土地,年产无花果近2万公斤。

最大愿望

带领乡亲奔康致富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困难,但面对困难时我们及时想办法解决它,就没有干不好、干不成的事。”回望返乡创业这四年的时间,郭浩然认为在部队的磨砺给了他更多的启示,“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让技术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才能闯出自己的一条路。”

这两天,郭浩然的晚熟柑橘园里很是热闹。“眼下正是给柑橘套袋的时节,我们每天至少要请十几个留守老人来做工,也是拉动村上就业。”此外,为更好地发展村上的无花果产业,郭浩然隔一段时间就会免费组织村民学习无花果种植技术,向他们发放无花果苗,让其回家学着小面积种一些。

对未来的构想,郭浩然表示,将继续研究无花果种植技术,提升水平,并找到收购商形成产业链,不断扩大市场。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但不褪色。我将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不忘初心,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希望通过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郭浩然说。 

新闻推荐

有烟火气的人 书信里的苏东坡与陈季常

苏轼书法行书《新岁展庆帖》前帖纵30.2厘米,横48.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苏轼行书作品《人来得书帖》。后帖纵29.5厘...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