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当年 艰苦创业
姚章雨
今年是《乐山日报》创刊40周年。作为乐山地改市后,乐山日报社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我对当年艰苦创业的往事,至今仍难以忘怀。
我于1985年底被安排在市级乐山报社工作,1987年7月任乐山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直到2000年。在全面主持报社工作的10多年间,报社发生了四个大变化:一是在一片占地30余亩的荒山上新建了印刷厂、职工宿舍、办公及生活设施等近1万平方米,每个职工都分到了住房,报社由无印刷厂、无职工宿舍、无办公地址的“三无”状态,发展到了有1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经济实体;二是改活字铅排、平板印刷为卫星收讯、电脑照排、轮转胶印,极大提高了印刷质量;三是报纸升级扩容,1992年1月1日起,《乐山报》更名为《乐山日报》,由周三刊扩容为周六刊,1995年5月又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改黑白印刷为套红印刷;四是报纸发行面向当年全市17个区(市)县,由1万多份上升到5万多份。
报社初期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当然也离不开报社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地改市之初,乐山财力有限,报社发展资金缺口很大,为加快发展,我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同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支持。有一次,我们打听到《人民日报》有富余的印刷设备,在主动与其联系后,报社便派专车去湖北襄阳地下仓库运回了胶印轮转机,这不仅节约了20余万元,同时也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活字印刷,报纸印刷质量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在报社基本建设中,为了节省每一个“铜板”,我们主动与驻乐进藏部队联系,派记者随车队采访,回来利用运输队车辆放空机会,捎回了价格低廉的大山木材。另外,钢材、水泥是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材料,当时是“双轨”制,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差很大,我们主动与省、市相关单位联系,争取到了计划指标,节省了很大开支。为了美化社区环境,报社动员职工义务劳动,大家去仁寿、井研农村购买价廉的葡萄、柑桔等树苗进行种植,没过几年就开花结果,每年职工都分享到了劳动果实。从此,报社绿树成荫、鸟语花香,1995年还被评为市风景园林先进单位。
现在新闻事业发展很快,我欣喜地看到乐山日报社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大、影响力日增。在此,祝愿报社事业更上一层楼!
新闻推荐
魔术表演现场,气氛热烈。本报讯(潘帅记者郭侨文/图)近日,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杂技家协会、眉山市文联承办的2...
仁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仁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