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故事传说

兰州日报 2020-08-05 02:29 大字

在安宁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听到过许多关于安宁的故事传说,它们或流传于口碑沿递,被人们津津乐道,或被演绎成神话故事而深入人心。故事的诞生都是有一定动力的,有的以教化为目的,劝导世人抑恶扬善;有的以历史事件、现实生活为原材料,加以艺术虚构和想象,表达了对民间杰出人物的推崇和敬仰;有的出于对本地名优特产的宣扬……故事有长有短,这里讲几个小故事,以飨读者。

麻姑驾云抛桃核

被誉为“中国鲜桃之乡”的安宁区,以千亩桃园和盛产蜜桃闻名全国。每年举办的桃花节、蟠桃会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到安宁堡赏花,品尝蜜桃。安宁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的3月3日,王母娘娘在瑶池设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享用仙桃,并嘱咐诸仙吃完桃后保存好桃核,不能丢到人间。不料麻姑驾云回归途中,看见塞下一片荒凉,顿生恻隐之心,就将王母送的桃核丢了下去,谁知正好落在安宁仁寿山下的安宁堡,从此这里长出了一片茂密的桃林,不但花艳,而且桃香。

刘家堡的软儿梨

安宁刘家堡盛产软儿梨,软儿梨也叫香水梨。深秋后采摘,果肉比较硬,还有些味酸。如果将刚采摘的软儿梨储藏起来,经过冬天冷冻,糖化后变黑。食用之前,将冰冻的软儿梨置于凉水中解冻,果肉化为一包香水,清香四溢,芬芳诱人。吃的时候把表皮撕开,用嘴吮吸,甘甜的果汁,沁人心脾。

关于软儿梨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明朝末年,刘家堡有一姓刘老农在屋后种有几棵青梨树。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梨,散发出阵阵香气。刘老汉看着这些压弯枝头、黄灿灿的梨,特别高兴,心里琢磨:“今年能打不少梨,就算卖得再便宜,也能挣下不少的钱”。于是全家一起出动,抓紧时间摘梨,准备早些拿到集市上去卖。不料天不作美,深秋季节一连好几天细雨不断,接着,气温骤降。刘老汉害怕把摘下的梨儿冻坏,就用麦草把它们都盖了起来。雨断断续续下了半个多月,好容易等到天晴,刘老汉揭开麦草一看,不由惊呆了。只见梨儿全部变成了酱红色和浅褐色,很难看。这个样子卖给谁呀?一家人都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一个身穿破僧衣,手敲木鱼,脚穿拖拉鞋的和尚到刘家门前化斋。刘老汉垂头丧气地说:“唉!家里没有备斋饭,师傅还是去别家化缘吧!”和尚一笑,用手指着说:“你满屋子的梨儿不是吗?难道施主舍不得?”刘老汉一听,哭笑不得,说道:“师父,如果你真的要吃这梨就吃吧!就当是给你的斋饭。”和尚也不客气,拿起一个梨,撕开梨皮,用嘴吸了一口,连连赞道:“啊!好梨!好梨!,真甜啊!”吃完,飘悠悠地走了。刘老汉纳闷,莫非这和尚是神仙?于是也学着和尚的吃法将梨儿用嘴吸吮,只觉得满嘴清凉,甘甜无比,顿时高兴地笑了。原来这梨儿经过“发汗”,酸涩味全没有了,变得又甜又香。再经过一番冰冻,成了兰州冬季最佳果品。

睡佛爷的鞋

明万历年间,从南京迁兰的王氏始祖在沙井驿修建了报恩寺。报恩寺主殿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左侧建有卧佛殿,卧佛殿塑有睡佛一尊,佛体长达9丈,贯通东厢配殿。塑像神态庄严,睡姿安详,赤足而卧。一双硕大无比的僧鞋常年摆放脚下,鞋面褐色,鞋底厚约尺余,这是睡佛的鞋子。据说,睡佛的鞋三年必换一双新的,因为年过三载,鞋面破旧,鞋底变薄,厚度不足3寸。卧佛殿僧曰:“睡佛爷白天睡觉,夜间出外巡游,人间但有善恶事、不平事,睡佛爷都知道,都要管。睡佛爷常年夜巡,四处走动,岂不废鞋?”故事意味深长,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神灵察察,善恶有报。

左宗棠试医和枣儿坝传说

安宁区孔家崖有这样一个传说:安宁王家庄真乐村王三祝为清代名医。陕甘总督左宗堂听说王三祝医术高明,有意试探他的医术,于是假托身染疾患,邀四方名医前来诊治。众医以为左大人日理政务,劳心过度,皆处调理之方,左宗堂都未服用。左宗堂见王三祝屡请不至,于是派绿呢大轿相迎,王三祝不得已应招。左宗堂在督府中门迎侯,王三祝到二堂下轿。此时,王三祝故作失足状,左宗堂忙上前搀扶,王三祝顿生疑虑,既然有病怎么能扶人呢?尔后,进入内室为左宗堂把脉后说:“大人没有病啊,是不是装病试我的医术如何?”左宗堂听了十分佩服,哈哈大笑说:“我请先生来,用意正是如此,先生果然医术高明,名不虚传”。遂赠银两,王三祝不受,婉言谢绝。

又传:在安宁毓山脚下,有一处东西褡裢旱地,因地势高,每遇旱年,庄家欠收。孔家崖虽地处黄河边沿,也只能望水兴叹。于是,王三祝动员全村人堵河坝、修水车。他将青海看病的人送给他的干枣,以每人一天一盒,作为出工补助。水坝修成,水车转动,东西褡裢旱地变成了百亩良田。后来人们为纪念王三祝这一善行,亲切地称大坝为“枣儿坝”。

通人性的枣红马

一个老安宁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我十几岁就跟着我爹拉脚。那时候,隔一两个月要到阿干镇拉一趟烧货(烧制的粗陶器),把一车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缸啊、砂锅啊送到城里的土产商店、杂货铺子或者酱园里。我爹很会识别陶制品的优劣,他选择的货很受买主欢迎。因为他诚实守信,围下了不少客户。他每天早上套车出门,半夜里喂牲口,辛辛苦苦挣了些钱,买下了一片枣树园子,盖了一院房子。我爹说,日子过得好,我们屋里的枣红马功劳不小。枣红马全身通红,温顺乖巧,只是牙口有些大,它是我爹的心肝宝贝。

有一次,我跟我爹去阿干镇装了一车货准备进城。从阿甘镇到雷坛河一路下坡,有的坡大,有的坡小。拉梢的是一头骡子,驾辕的是枣红马。装好货,往回走,车驶到一个大下坡时,我爹像平常一样拉紧了刮木(刹车),马车“吱勾、吱勾”慢慢地溜着。没想到的是忽然刮木绳子断了,车一下子没有刹车了,车刹不住了,一车重货催得马儿越走越快。我爹急了,双手死死抓住马车辕条,脚后跟使劲抵在地上,身子往后仰着,一个劲地喊着“吁——吁——吁”可是牲口想站站不住,车儿越溜越快,我也急得跟在后头

“站老——站老——”的大喊大叫。要知道,如果辕马撑不住,一头栽倒的话,一车货砸下去,肯定车毁马亡。在这紧要关头,只见枣红马前蹄子绷得展展的,死死抵住车身,马儿的屁股都快挨到地上了,就这样死死地撑着、溜着,一直撑到平缓处才停了下来,车硬是没有翻过,把人吓死了。两百米啊!两百多米一截子路啊!我爹脸都吓白了,赶紧支起车辕,只见马儿浑身湿漉漉的,嘴里吐着白沫沫子,咻咻地喘着粗气。马儿的脸上、眼睛里滴滴答答淌的是泪还是汗说不来。我爹搂住马儿的脖子大哭起来,他又是感激,又是心疼,一个劲的喊着‘我的亲亲呀!我的宝贝呀!’我心疼得也直想哭。牲口是通人性的呀!枣红马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马儿从此再没有站起来。马儿死了,我爹一直淌眼泪,乡亲们也可惜的不成。我爹要把马儿埋掉,那天,乡亲们帮忙把马抬到车上,我爹坚持要自己驾辕,人们怎么劝说都不行。把马埋在了枣树园子里,从此,这片园子结哈(下)的枣儿特别甜脆,皮薄肉厚,胡胡子(枣核)小,还结果早,而且红得像马儿一样亮豁。

安宁堡社火疯婆娘

安宁堡社火内容丰富,其中疯婆娘最惹人喜欢。疯婆娘一脸粉黛,两耳垂辣椒,手执棒棰,貌像丑怪。大大咧咧,扭腰舞棒前行,后面常常跟着一群人取笑逗乐。据说,清嘉庆年间,安宁堡社火每年正月十五进城为“城隍爷”进香,市内总有一些青年专与疯婆娘嬉戏打逗,揪掐疯婆娘大腿。武术高手李文喜闻及此事怒道:“岂有此理,明年我扮疯婆娘,看他们能把我怎的。”第二年,李文喜果然扮演疯婆娘,社火行至金城关,一个小青年伺机伸手下害,手刚伸到文喜爷腿边,被文喜爷两腿一夹,将小伙的手夹于胯下,小伙当即“啊哟,我的妈呀”,疼的大叫。喜爷装作不知,众人跟在后面看可笑。过黄河浮桥,到炭市街,被夹的下害者一直弓腰咧嘴,痛苦地跟在喜爷后面不得脱身,看着可怜,众人求情,喜爷才松腿放人。此后,安宁堡社火威名大振,再无人敢挑逗。

雷祖殿赵爷指点解困

安宁吊场于清朝道光年间建成一座三官庙。三官庙气势雄伟、楼台轩昂、工艺高超。该庙前正殿为三宫殿,院正南为文昌阁。东西两厢塑有三霄神和马祖、药王等神像。后正殿为雷祖殿,正中供奉雷祖神像,殿两边站立十二大帅塑像(左右各六尊)。殿檐下悬挂书法家刘鑑涵书写的“普护”两字大匾,颇具气势。

雷祖殿由吊场绅士赵国新于光绪初年主持所建。修建雷祖殿过程有这样一段故事:木匠常做头将大木做好准备立木时,主持赵国新柱着拐杖来到工地,询问工程情况。他用拐杖量了一下檐柱(檐柱是支撑屋面出檐的柱子),便问:“能否按时立木?柱的尺寸合适吗?”说罢即归去。后常做头一核对,发现檐柱短了一尺多,心里很着急,不知所措。晚上常做头来到赵爷家,提出自赔木料准备另做檐柱,并要求推迟立木时间。赵爷回答立木时间已定,一日也不能推,木料也无须重制,并指点了一个解救办法:叫他做四个木墩作檐柱底座,接够檐柱尺寸,并雕刻云彩花纹。常做头照此办理,果然工期、质量全部保全。雷祖殿竣工后,四根檐柱衬着四个云墩,别具风格。

□孙华嵘

新闻推荐

仁寿山入口处至坡底 半幅路咋成停车场? 安宁堡街道将适时进行整治

“从安宁区仁寿山景区入口处开始至坡底下,大约1里多的道路西侧设有防护栏,而东侧没有防护栏且变成了停车场,被临街的农家乐...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