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水下近半个世纪 仁寿黑龙滩露出唐代坐佛
大佛侧面像,头部已长满灌木。
近日,在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因农业灌溉水库水位下降,一尊深藏水下近半个世纪的唐代坐佛露出了身体!
这尊坐佛名叫四新村千佛岩摩崖造像,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显示,大佛建于唐代,座高16米。因为修建黑龙滩水库,这尊大佛和周边的石窟一起淹没于万顷碧波之下。大佛佛头也在岁月中被破坏,长满茂密植物。久而久之,当地也鲜有人知。然而,近期因水库水位下降,大佛的身体露出了一半,隐约再现往日神采。
重新露出水面的大佛,令仁寿老文物工作者徐成村激动不已。以前,作为文物干部的他曾调查过仁寿境内的所有石刻文物。在他的印象中,大佛周边还有摩崖造像上千尊,称作千佛岩。人物众多,姿态和相貌各异,或立或坐,或静或动。有的屈腿躬腰,俯首侧耳作恭听状;有的五体投地作跪拜状;有的系裙穿甲;有的屈臂挽带,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造像除人物外,还有器皿禽兽。该处摩崖造像雕刻精致,刀法圆润,线条流畅,造艺精湛,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
因为黑龙滩水库的修建,这些石刻艺术沉没于水底。水库水位平时较高,大佛身体近年极少露出水面,像今年这样露出大半身体的情况很少出现。
与此同时,大佛附近开凿于古代的龛窟也重见天日。大佛右侧崖壁上,有清代知县史致康题词“乐善不倦”雕刻,至今仍清晰可见。
为何黑龙滩水库会有大量摩崖石刻?徐成村说,古代石刻多开凿于交通要道。据《仁寿县志》记载:唐武德初,此地曾设县治,名唐福县。废县后,定名唐福铺,恰是仁寿至成都的交通要道。
网友“笑看人生”:唐代千佛岩摩崖造像半个世纪深藏于黑龙滩水下,难得一见,让人怀念历史。
网友“杨晨”:很珍贵的历史遗留,更是古人了不起的智慧,为我的家乡仁寿拥有这么古老的宝贝骄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林)为督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贯彻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携手共建小康社会,昨...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