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住 有事干 有钱赚 生活变了样 日子有奔头

眉山日报 2020-04-13 05:39 大字

苏成凤(右)在家里看装修进度。郭显军到茶园采摘茶叶。

苏成凤 新生活新期待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这几天我们正在装修新房,看着空空的房子一点点填满,心里非常高兴。”近日,仁寿县黑龙滩镇大田村1组的脱贫户苏成凤说,家里分到了满意的住房,十分高兴。

和其他易地搬迁不同,苏成凤家的老房子处在黑龙滩风景区内。为了保护黑龙滩水源地,她和全村的村民整体搬迁到了位于该镇四海社区的集中安置点,不仅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也有了保障。

在该安置点内,记者看到,一幢幢高楼排列整齐,小区绿化优美,健身设施也已到位,花园式的小区增添了居民的幸福感。“我们坚持低密度、高品质、高品位的规划思路,将安置房按照景区景点打造。建筑形式采用小高层电梯房,配套地下停车场、底层商业、市政广场等。”黑龙滩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苏成凤是云南人,多年前与黑龙滩大田村村民曾志强相识后嫁来仁寿。由于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家里务农。丈夫曾志强则在外打零工,收入刚好维持家庭基本开销,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十分拮据。2014年,他们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村两委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苏成凤家种植了3亩柑橘,养起了鸡鸭等家禽。通过产业发展,生活渐渐好了起来。2017年摘掉了贫穷的“帽子”。

“当时接到通知,说我们村要整体搬迁,我还担心没有土地了,收入怎么办?”苏成凤说,没想到政府早已有了对策,为大家谋好了“后路”。失去破旧的土瓦房,得到崭新的花园房;失去柑橘林,得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目前,苏成凤家里的两个老人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而她,也准备就近务工,给家里挣点收入。

在黑龙滩镇的集中安置点内,像苏成凤这样失去土地的脱贫户还在很多。为了让他们搬得进,还能留得住,确保不返贫,该镇主动对接,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依托周边大项目和大企业,输送就业人员,解决“就业难”与“用工难”,实现双赢局面。对有意愿发展个体经营的脱贫户,该镇也全力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大力扶持,助力他们致富奔康。

有了新家园,有了新生活,该镇7100户搬迁户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郭显军 苦日子变甜了

□本报记者 王琴 文/图

“大家快点搬,今天这车货老板要得急!”4月10日,在丹棱县张场镇河湾村的一厂房内,该镇万年村的脱贫户郭显军,叮嘱着工人们加快上货进度,争取能多跑一趟运输,多一些收入。

今年49岁的郭显军是万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5年时间以来,他不等不靠,靠着双手摆脱贫困,成为万年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那时候的日子真的‘苦’,太穷了,大山封闭了与外界的联系,家里基本没有收入。”郭显军说,2015年前,他和家人一直住在山上破旧不堪的老房子里,靠山吃山,一年收入仅几千元。前妻因嫌弃家里太穷,与他离了婚,并把孩子丢给了他。“那时候真的很绝望,我以为这辈子只能守着‘荒山坡地,穷一辈子。”

希望来自于政府的“搭手”。改变发生在2015年,村两委针对郭显军家的具体情况,鼓励他发展养殖业。郭显军当年便养羊80只,又利用小额信贷贷款3万元购买了一辆农用运输车,在村内及周边跑着运输。

“这辆农用运输车是我的‘致富车’,每天跑运输能挣好几百元。现在我不愿意休息一天,多赚一些心里才安心。”郭显军指着眼前这辆红色的农用运输车说道。2016年,当时为了脱贫,他白天在周边村上忙运输,晚上则到工地运输河沙,一心只想挣钱脱贫。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1年多时间的辛勤付出,2016年底,郭显军顺利脱贫。当年,他不仅还清了所有贷款,还利用结余的钱在村上发展种植业。通过近几年时间的发展,郭显军家茶叶和脆红李种植面积已近100亩。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的感情也迎来了新的希望。2017年,他迎娶了现任妻子陈贵兰。

“现在的收入相比脱贫前,至少翻了几十倍。”郭显军感触地说,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当前正值春茶的尾声,当天跑完运输后,郭显军趁着中午休息空档时间,又赶紧到茶园帮着妻子采摘。

“现在有产业、有家庭、有事业,今年加油干,争取年收入继续往上攀。”郭显军高兴地说道,自己怎么也没想到能拥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现在日子越变越甜,也越来越有奔头了。下一步,他还想利用荒山坡地种植晚熟柑橘,跑出致富“加速度”。

新闻推荐

仁寿开发岗位稳就业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潘建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仁寿县部分企业暂时停工、停产。仁寿县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务实担当,奋力夺...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