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为何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探访川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仁寿基地
一线见闻□本报记者 王代强加油,启动,出发。2月26日上午8时,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仁寿基地,科研助理郭铭博士驾驶旋耕机,进入试验田翻地,为3月底玉米播种做准备。
郭铭是川农大杨文钰教授科研团队中的一员。这个团队扎根基地10余年,成功研发并不断完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下称“复合种植技术”),创下了在不增耕地、玉米不减产前提下,每亩多收100-150公斤大豆的成绩。不久前,这种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被写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加以推广。
“再完善,再推广!”当前,团队除加紧春耕,同时也在研发新农机,延伸青贮玉米-青贮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混合青贮技术。
玉米大豆可同时播种
从川农大成都校区驾车出发,沿成都绕城高速、蓉遵高速、仁寿大道方向行驶约1个半小时,到达位于仁寿县珠嘉镇踏水村的仁寿粮食产业示范园区。这里现已建成博士工作站,有100亩试验田及5000亩示范田。园区、基地共同出人出资,以“基地做技术指导、全部收益归农民”的方式开展复合种植技术研发推广。
郭铭说,今年春节来得早,春耕及试验进度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段时间,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翻地、锄草、买农资,以及检修实验设备和农机。
在基地农机库房,记者看到几辆形似由两台三轮车横向合并而成的机器,只有一排共5个轮胎。这是杨文钰他们与四川刚毅科技公司最新合作研发的玉米大豆五行播种机。一台播种机上有5个盒子装玉米、大豆种子,可同时播种两行玉米三行大豆,效率可达8亩/小时。
“机械化是推广复合种植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杨文钰说,由于技术对作物间距、行距要求严苛,必须研发新农机。为把该技术推向我国北方,团队正在与省外农业基地、企业合作,研发更大型、更高效的播种机、收割机。
产量还要继续提升。郭铭说,目前,复合种植技术已实现玉米亩产500-600公斤,大豆亩产100-150公斤。团队今年还制定了不同区域最新技术指导意见,在西南、黄淮海和西北建立高产示范样板。
为高原牦牛提供过冬度春饲料
采访中,团队成员、川农大教授刘卫国兴奋地告诉记者,省科技厅刚刚公示了2020年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他们申报的“高原藏区青贮玉米-青贮豆类带状复合种植与混合青贮技术研究与示范”入围,获支持经费50万元。刘卫国转头便拨通了甘孜州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肖启银的电话:“项目有经费了,跟你商量一下在甘孜县建百亩示范片的事……”
“这是对复合种植技术的一种延伸。”杨文钰说,这种混合青贮技术将为高原牦牛提供过冬度春饲料。
“我们通过反复试验,攻克了在高原低温地带种植玉米、大豆的难题。”刘卫国说,此前当地饲草亩产约为1.5吨,现在种玉米大豆,亩产量提升到4-5吨。
同时,针对玉米、大豆青贮易腐烂变质问题,团队通过筛选更耐低温品种、调整玉米和大豆的混合比例、真空、压实,“存放半年没问题。”
采访当天,远在巴基斯坦的团队成员阿里,通过微信给杨文钰发来图片,显示他在当地推广的复合种植技术已经出苗。
杨文钰说,园区和基地正在共建实训中心,将为指导培训农民提供便利。
记者手记
搞好农业科研 首先要会当农民
印象中,科研工作者就是在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写论文发论文,然而这次采访颠覆了我的认识。
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试验田,杨文钰总是穿着一双运动鞋,因为常在田间跑,皮肤晒得黝黑。讲话中,“红苕”“苞谷”“藤藤儿”这些“土味”词汇脱口而出,三句不离农业,两句不离技术。大到全国、全省玉米大豆产业发展状况,小到某个农户的种植情况,他都了若指掌。这既离不开扎实理论的研究,更少不了长年累月的田间奔忙。
而郭铭博士不仅对各种播种机、收割机如数家珍,而且驾驶、操作也是轻车熟路,100亩试验田都是他自己耕种的。
如此看来,搞好农业科研,首先要会当农民。
新闻推荐
网课进行时:﹃云学习﹄,你学得怎么样?杨雨澈认真上网课。受访者供图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教师张静在家中录制相关网上教学...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