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大喇叭里 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追记眉山天府新区高家镇英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少华

眉山日报 2020-02-08 06:29 大字

□本报记者 姚永亮 殷勇

这些天,在眉山天府新区高家镇英头村,当地群众在谈到离世的村党支部书记郑少华时就忍不住痛哭:“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像一名战斗英雄,打完了自己最后一颗子弹,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

自1月22日起,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郑少华连续奋战了13天。2月3日,他因为高强度工作严重透支身体和劳累过度引发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8岁。

2月4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见到,村委会的院坝里,还停着他前一天放在这里已陪伴了他13年的摩托车,一个没来得及吃的面包摆放在办公桌上……英头村村委会主任骆平根难过地说,郑少华去世前一天的晚上,还给全体村组干部安排了第二天的防疫工作:“继续做好居家隔离、卡口管控、物资节约;劝阻群众集中赶集,做好又一轮的大排查……”

在疫情防控一线

他没来得及休息一天

英头村幅员面积6.58平方公里,全村2185名村民中,长期在外务工并于春节返乡的人员有680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郑少华,自知责任重大。

开展疫情防控以来,他每天都不分昼夜地工作:8时,到村委会“放喇叭”,宣传防疫工作;9时,到各个居家观察户看望被居家隔离观察的群众,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帮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13时,挨家挨户发放防疫宣传单,提醒大家尽量不出门、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晚上,在村办公室开会,汇总当天情况,布置次日工作,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

“每天早上8点钟,郑支书总是准时把村文化服务中心的喇叭打开,播报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消息。”村民刘志伟说,在农村有很多老年人不会上网,他们习惯通过听喇叭广播的方式来了解全村的疫情防控。

英头村以牛角寨大佛寺景区闻名,每年来游玩的人数达20万人次。疫情防控恰逢春节,对景区游客的管控工作就成了重点。“在郑支书的带领下,村组干部动手,用钢管对原有的两个景区停车场进行打围并设立警示标志,一忙就是一整天。”骆平根说。

为避免人员到景区聚集,1月24日(除夕)、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郑少华召集村组干部骨干力量,连续在景区通宵值勤,及时劝返祈福、游玩人员,确保无一人上山祈福、游玩。

“除夕当晚,他值完班回家已经是凌晨两点过了,饭也没吃,年夜饭都吃成了‘隔夜饭’。”回忆起郑少华那些天的工作,妻子夏丽英止不住泪水。

“春节假期前后,为了做好防疫工作,郑支书一天也没休息。”骆平根向记者细诉了郑少华春节假期前后13天的工作轨迹——

1月22日,郑少华前往牛角寨大佛寺景区及各重要路口张贴关停公告;1月23日,他到牛角寨大佛寺景区停车场搭建简易钢架,用于阻隔车辆通行;1月24日,他白天巡查阻隔设施准备情况,晚上在景区值夜班;1月25日,他逐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1月26日,他再次前往群众家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到镇上领取口罩发放给执勤人员、保洁人员;1月27日,他去镇上领取废旧口罩垃圾桶,并安排到具体点位,晚上到村上排查走访……

2月3日早上8时,他又到村委会办公室,打开喇叭开始播放疫情防控知识;11时50分,他被发现倒在了电脑开着的办公桌前。

在老百姓的心里

他对村民的事都上心

“前些天,他还提着米、油等生活用品来看我。2月2日,我出门不方便,他还帮我去超市买了东西。”英头村贫困户魏学明说,郑少华是好支书,对村民很好,对村民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都尽力去办。

1月24日,郑少华没有在家吃上年夜饭。这一天,他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50岁的一组村民高长彬,因从南京返乡时在汉口站转过车,一家4口被居家隔离观察。当天早上,高长彬打电话请郑少华帮忙买点过年菜。二话不说,郑少华立马骑上摩托车,冒着细雨前往场镇采购。“郑支书给我们买来蒜薹等新鲜蔬菜,还有矿泉水、饮料等。我付给他的菜钱也被他拒收。”高长彬说。

“下午,郑支书检查完7个居家观察点准备回家过年时,又接到5组组长电话,说长期不在家的精准贫困户高某正好在家。他又马上骑上摩托车,送去米、油等慰问品。然后顺便检查了附近几个执勤点情况。”骆平根说。

在郑少华的带领下,村上在短时间内对2200多人进行了三轮全覆盖大排查。村组干部人手不够,郑少华就带妻子一起排查、一起巡查、一起执勤、一起回收口罩……有时还让女儿一起参加。

“作为党员干部,郑支书平时就非常关心群众生活,关心村里生产。他是我们村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该村70岁老党员高彬慧说。

2016年夏季汛期的一个晚上,英头村突降暴雨,河水暴涨冲进12户农户家中。郑少华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群众家中,转移村民。大雨还造成部分村道被淹。为了保证过往车辆安全,他把自己当“路标”在雨水中站立了10多个小时。积水退去,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晕倒在了自家门口。

英头村地处龙泉山脉,条件相对较差,早些年村里一直缺乏重点产业支撑,是市级贫困村。这些年,在郑少华的带领下,村里成功脱贫致富。

“郑少华当村支书以来,带领村上群众大力发展产业,新种植枇杷300亩、桃200亩、柑橘100亩,成立了村农旅公司,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增收效果明显。”高家镇党委书记鲜兵介绍,2016年,英头村成功退出市级贫困村序列;2018年,全村47户124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村上的道路建设关系着产业发展、村民出行,也是郑少华当村支书以来一直比较重视的民生大事。2015年12月1日,英头村按计划完成了村里最后一条水泥路的建设任务。当时,郑少华在微信朋友圈写道:“英头村最后一条水泥路完工!大湾山(当地地名)的人终于了一个心结!我心中又少了一份牵挂!”

“可如今,郑支书成了我们村里人的牵挂,是他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也是为了维护我们全村百姓健康,劳累过度去世的,希望他一路走好!”魏学明说出了当地村民的心里话。

把悲痛化为动力

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

2月6日,中共眉山市委组织部作出开展向郑少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有26年党龄的郑少华,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英头村的大喇叭里,虽然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但他的事迹正成为当地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动力。

郑少华离世后,由于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当地村组干部和他家人劝退了前来吊唁的亲戚和村民。“坚持不开追悼会、不办丧事,我们都在网上悼念他。”骆平根说。

“我们缅怀郑少华,当把悲痛化为动力。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我们只有发扬好他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鲜兵说。

“我们要学习他爱党、爱民的精神。郑少华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没有陪家人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他忙于景区的安防工作,一心为了群众的安全。”高家镇副镇长张亮说,他将以郑少文为榜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项工作。

“群众都说他人很‘抠’,因为从来没见过他带着村组干部在外吃过一次饭,也没见过他收任何村民和业主一包烟、一瓶酒、一件礼物。对于群众的事,他都坚持原则、公事公办。”英头村村文书高明德说,作为村干部,就要学习他为人正直、处事公正的作风,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新闻推荐

擦亮党徽 群防群控 后勤保障有力 安宁区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交警缜密执勤今年的“年”,让疫情锁在了家里。“年”,还是一样的年,浓浓的团圆味,饺子端上来,滋一壶老酒,解除这一年的辛苦。唯...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