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起点
上期提要:张国焘从7月中旬来到上海老渔阳里2号,至8月底离去,这一段时间正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酝酿、成立的时候。李大钊相信当时起来组织中国共产党,无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条件都较为具备。
本自由平等博爱之真精神,以达于吾人理想之无地主、无资本家、无首领、无官吏、无代表、无家长、无军长、无监狱、无警察、无裁判所、无法律、无宗教、无婚姻制度之社会。
“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会”在全国发展组织,广州成立了“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南京成立了“无政府主义讨论会”,常熟成立了“无政府主义传播社”,等等。
无政府主义的“无政府”主张近乎荒唐,不过,也正因为他们主张“无政
府”,因此也就反对军阀政府,“主张灭除资本制度”。在五四运动中,无政府主义者也是其中的积极参加者。诚如罗章龙所言,当时“无政府主义者”和我们一起搞斗争,是没有界限的,是亲密无间的。”
正因为如此,无政府主义者们加入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这样,二人小组发展成为八人小组。
紧接着,罗章龙和刘仁静加入了小组,扩大为十人小组。
十人聚首“亢慕义斋”时,罗章龙曾写《亢慕义斋吟》,其中有这么几句:
亢慕义斋倡崇议,
科学民主启鸿蒙。
主张无产者联合,
实行天下真为公。
工团广布遍寰宇,
大地万邦平提封。
雄才大略挽世运,
风起云蒸四海从。
民主政制新建后,
一扫旧史古人空。
大公至正无私业,
传诸万世以无穷。
罗章龙和刘仁静加入北京小组
罗章龙乃“二十八画生”之友。
“二十八画生”这笔名,毛泽东在1917年4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体育之研究》时用过。其实,早在1915年,他便用过“二十八画生”这笔名。
罗章龙19岁那年,在长沙第一联合中学读书。秋天,他忽地在学校会客室外,见到墙上贴着一张《征友启事》:“启事用八裁湘纸油印的,有几百字,古典文体,书写用兰亭帖体……启事大意是要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启事原文有句云:‘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这一启事的落款是“二十八画生”,通讯处是“第一师范附属学校陈章甫转交”。陈章甫即陈昌,当时在一师范附属学校任教员。
罗章龙看了之后,给“二十八画生”用文言文写了一封回信,照启事上的地址寄去,表示愿见一面。信末,也署了个化名,叫“纵宇一郎”。
信扔进邮局,约莫过了三四天,罗章龙收到了“二十八画生”的回信。信中引用了《庄子》上的两句话:“空谷足音,跫然色喜。”“二十八画生”约这位“纵宇一郎”星期日上午在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见面,以手持报纸为互识标志。
那时的罗章龙叫罗璈阶,他拉了一个同班同学陈秋园一起去。
据罗章龙在《椿园载记》中回忆:
我们见到了毛泽东同志。他站在走廊上,见到我们后,便走到院子门口对我们说,我们到里面谈谈。我们在院子里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坐在石头上,这时陈同学就到阅览室看书去了。院子里没有别人,我们上午9点开始直到图书馆12点休息,整整谈了三个小时。临分手他对我说,我们谈得很好,“愿结管鲍之谊”,以后要常见面。
就这样,罗章龙成了“二十八画生”之友。他把自己的日记给毛泽东看,毛泽东把自己的学习笔记给他看。他们一次次地交谈,谈治学、谈人生、谈社会、谈国家。他们一起寻访长沙古迹,一起步行前往韶山。
1918年,罗章龙要去日本留学,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写下《送纵宇一郎东行》一诗: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在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罗章龙来到上海,预订了去日本的船票,却发生了一桩意外的事情:1918年5月7日,日本政府军警在东京殴打中国留日学生,并要他们回国。
罗章龙打消了赴日的念头,在上海寻找《新青年》编辑部。到了出版《新青年》的群益图书公司,才知编辑部已迁往北京大学。
罗章龙带着好多册《新青年》杂志回到长沙,见到了毛泽东。他们在《新青年》上见到华法教育会登的文告,鼓励青年们到法国勤工俭学。于是,毛泽东率二十来位湖南青年前往北京,准备赴法勤工俭学,其中便有罗章龙。这批青年,大部分进入北京的留法预备班,而毛泽东则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罗章龙进入北京大学学习。这么一来,罗章龙成了北京大学预科德文班学生。
罗章龙结识了李大钊,结识了陈独秀,深受他们的影响,成了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成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会员。这样,他成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也就顺理成章的了。
在罗章龙之后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是刘仁静。
刘仁静是湖北应城县人,字养初,又名亦宇,比罗章龙小6岁——1902年3月4日出生。关于刘仁静的经历,鲜见于文献,本书所述,大都依据笔者1989年9月13日、14日对刘仁静之子刘威力的采访。刘仁静的父亲刘晓山是清朝秀才,教私塾,后来开了爿小店。
刘仁静为长子,弟弟叫刘仁寿。父亲寄希望于儿子,送他们上学。辛亥革命之后,科举吃不开了,父亲请亲戚资助,把刘仁静送到武昌的教会学校博文学院学习。那里相当于初中,主要学英文。这样,刘仁静从小打下了很好的英语基础。
念高中时,刘仁静转到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在那里,刘仁静结识了一位比他年长7岁的大哥哥。此人是江苏武进人,名唤恽代英,当时已是中华大学的学生,他给了刘仁静以深远的影响。
下期看点:1918年16岁的刘仁静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不久,他进入物理系。不过,他对社会科学的兴趣比自然科学更浓厚,于是转入了哲学系。在哲学系待了没多久,又转往英语系。刘仁静拜识了文科学长陈独秀,参加了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刘仁静是活跃分子。此后,他深受李大钊的影响,加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新闻推荐
摄影中的方云凯。余莉本报记者郭侨文/图随着国庆假期结束,在仁寿县城市湿地公园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也随之...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