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体验基地 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
仁寿陶艺。(资料图片)国际竹艺城竹艺大比拼。(资料图片)
□曹霞 本报记者 梁昊
在近期省文旅厅官网公布的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中,眉山市共有5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上榜,即青神竹编体验基地、东坡泡菜体验基地、洪雅幺麻子藤椒油技艺体验基地、巧巧赵氏核桃糕技艺体验基地、仁寿陶艺体验基地。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项目189项,其中1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17项被列入四川省级非遗保护名录,49项被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如何让非遗重回民间生活?非遗体验基地提供了平台和窗口。
非遗体验基地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是展示眉山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非遗体验基地以社会化的运作和传播方式,让公众能够亲身体验、参与、创造,推动文化传统基因重返民间,让更多文化传统回归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
青神竹编体验基地
青神竹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是目前眉山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锯竹、刮青、去黄、分层、晾干、刮薄、三防处理、染色、开丝、编织、整理、装裱,从竹到细如发丝的竹丝,从竹丝到薄如蝉翼的竹编,每道工序都展示着竹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青神竹编体验基地,人们可以通过竹编产品展示、技艺展演、现场观摩、竹艺手工互动等项目体验方式,感受青神竹编艺术新、奇、特、绝的神韵。
地址:青神县南城镇竹艺街3号
东坡泡菜技艺体验基地
东坡泡菜制作技艺的传统工序和技法有六步:备泡菜坛、备料、制作泡菜液、入腌封坛、发酵、捞取。早在宋代,东坡泡菜技法就广为流传。东坡泡菜制作技艺从生发到成熟,历经几千年,以活态方式承袭至今,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在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而不断升华。
如今,眉山依托优秀的传统泡菜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网络,吸引着众多泡菜企业在此投资建厂,千年的坛液在几经风雨后依然得以延续,形成了泡菜产业园。
地址:东坡区泡菜城大道1号
仁寿陶艺体验基地
仁寿陶艺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结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其制作工序包括:陶土选择、陶泥炼制、手工拉坯、模具成型、手工刻花、窑炉建造、素胎上釉、入窑烧制、釉上加彩等环节。
仁寿陶艺具有造型多样、器型大小差异大、色彩丰富等特征。从制作到成型,陶艺匠人严格把控每个制作细节。在一个个精巧的陶艺展品中,都体现着匠人们秉承初心的执着。
地址:仁寿县天鹅镇三坛村4组
洪雅幺麻子藤椒油技艺体验基地
清顺治元年,绰号“幺麻子”的厨师赵子固,从洪雅瓦屋山迁居到止戈柑子场,发现当地村民利用藤椒烹制菜肴,便潜心研究民间藤椒油焖制技艺,最终研制出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悠麻爽口的“幺麻子藤椒油”。1992年,第18代传人赵跃军继承和发扬藤椒油焖制技艺,使焖制藤椒油技艺更加完善,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每年六、七月,藤椒成熟时,洪雅家家户户都焖制藤椒油,用于做豆花蘸水、拌鸡肉的调味品。
地址:洪雅县藤椒文化博物馆
巧巧赵氏核桃糕技艺体验基地
赵氏核桃糕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东坡区,流程包括浸泡、发麦芽、蒸煮、打浆、发酵、浓缩、提炼饴糖、炒制、核桃磨粉、搅拌、晾制成型、封装,生产工艺为古法生产、全手工制作,
“巧巧核桃糕”先后被评为“四川名牌”“四川省优秀旅游商品”“眉山市最受群众喜爱旅游产品”等,2010年入选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
地址:东坡区万盛镇茂华大道8号
新闻推荐
6月以来,仁寿县北斗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按照“七步工作法”,找差距、补...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