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重生 本土文化迎来灿烂的春天还会远吗?
李氏大瓦房。记者观看花椒油制作前的选椒过程。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当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灿烂;当贝壳划出最后一滴泪痕,珍珠的色彩才会耀眼。正是由于时间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运而生,仿佛一条奔流向前的大河,带着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的希望。而在这巨幅海报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地方的本土文化又各有所长,共同构成了海报的颜色、内容、文字等。
近日,记者跟随眉山市仁寿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前往不同乡镇,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一幕幕关于本土文化保护的画面。期间,或是在年长的百姓家中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或是走在崎岖的乡间道路上向下一个点出发,或是对一个文化片段反复收集反复整理……文化工作者的辛苦难以一言诉尽,文化收集工作的繁杂也难以用数字表达。
在采访过程中,一名文化工作者对记者说的一句话,让记者记忆深刻。他说:“现在很多关于本土文化的故事,并没有形成文字内容,而是通过老一辈口口相传。我们不加紧脚步,也许一名老人逝世,就意味着一个关于文化的故事随之消失了。”听来有些心酸。
在方家镇武通村7组方超明的家中,71岁的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本《方氏族谱》。他轻轻翻开封面,向我们介绍起方氏一族的来源。从他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因为大量人口迁入而渐渐形成的场镇,从荒芜到繁华,车水马龙往来不绝,迎来送往间人丁兴旺。我们准备离开时,方超明坚持打着雨伞送我们,他光着脚,撑着伞,穿着一件蓝色上衣还挽着裤管,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打扮,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淳朴。
在不少古旧的大瓦房前,破损的雕梁画柱上依稀还能看到以往的昌盛,那一扇扇大门曾经迈入过多少衣冠风流的名士,曾经演绎过多少离合悲欢的爱恨情仇。而现在,它们静静伫立在风雨中,等待着有人去探索它们的过去。
沿着乡村道路,我们一路前行,在鸭池乡白村村的花椒基地里,一股“麻麻香”的味道扑鼻而来。最古老的花椒油制作工艺让我们叹为观止,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每个细节,和传承人聊天时,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着传奇色彩。午后清风徐来,听着遥远的故事,似乎置身其中,大有一种“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的乡村体验,这也是在探寻本土文化时“忙里偷闲”的趣味。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一本族谱、一座瓦房、一个工艺,它们只是仁寿县浩如烟海的本土文化中一点星光,尽管微弱,但也代表着保护的步伐已经迈出,觉醒的意识正在形成。
所幸,还有这些文化可供我们去探究、去保护;所幸,还有一群人愿意为之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以有限的人生来为无限的未来做贡献;所幸,还有从上而下的联动机制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与基础,让每一步都走得稳、踩得实。
如今,越来越多破茧重生的本土文化被大众所熟知,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也日益丰厚,保护本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期待能点亮一片夜空;我们虽如一片纤细的绿叶,但仍希望点缀整个春天;我们虽如一叶轻巧的扁舟,但仍憧憬能惊动一片大海。
新闻推荐
经过改造后的湖滨路,绿树疏朗,水岸更美。本报记者古良驹摄仁寿县文宫镇石家社区绿色环绕。东坡湖畔森林步道。丹棱幸福古村...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