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传统技艺 低温“萃”出麻麻香
手工制作花椒油。装袋。冲压。揉搓。倒入瓶中保存。鲜亮的花椒油。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每一个地方文化,都包含了很多种类:建筑、文人、饮食、艺术品等等,而其中,传统技艺的传承也组成了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当负责仁寿县本土文化挖掘工作的工作人员走进该县鸭池乡时,一个花椒油生产基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他们找到基地负责人,意外地发现,基地生产的花椒油是采用传统方法制成,至今还有人传承着全手工制作的技艺,这对当地的技艺类文化的补充来说,意义重大。
“飞泉花椒油传统低温制作技艺”可谓是在仁寿县发明并坚持的技艺类文化,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1886年,距今已有130余年。如今,仁寿人辜玉田正是这项技艺的守护人。下面,让我们走进一个关于花椒油的传奇故事。
因善结缘 喜获至宝
花椒,是人们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调味料。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人们就知道食用花椒了,《诗经》中就有“有椒其馨”的诗句。后来人们发明了用花椒做成一种调味油。
辜氏先祖在明洪武13年从湖广来到巴蜀大地落业,到辜玉田的高祖辜大枝已是辜氏入川的第16代。辜大枝的妻子杨氏,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据传,在她47岁那年,即光绪12年(1886年),一日,她去仁寿县城附近飞泉山上的华严寺敬香拜佛,恰遇土匪打劫寺庙,抢劫供品,杨氏救了生命垂危的住持方丈。住持认为杨氏与佛有缘,感念她救命之恩,便赠与杨氏一鲜花椒油制作秘笈,还要求传内不传外,传善不传恶。杨氏回家后按方丈所说,如法炮制,制出的花椒油清香爽口,麻香麻香。从此以后,杨家把这一技艺视作珍宝,而杨氏也坚信这是她一生信佛行善所得之善果,并嘱咐儿孙要代代相传。
辜玉田的曾祖父辜仪昌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遗愿。当年,他在农耕大忙外,来回于成都等地做小买卖,此间结识了成都一家餐馆大厨,二人你来我往感情深厚,结拜为弟兄。随后,他把只有12岁的儿子辜显家,即辜玉田之祖父,送去拜师学厨。辜显家在师傅的带领教导下学得了一身好厨艺,更有一套特别的麻辣香鲜川菜调味品庖制技术,其中就包括了父辈传给他的鲜花椒油秘制技术。
后来辜显家回到老家,以他一身好厨艺在当地办了一家小餐馆。其间,辜玉田的祖母杨贵珍嫁到了祖父家,她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自幼吃素不杀生,乐善好施。她有一手做咸菜、素食菜品的好手艺。在丈夫的帮助下,她很快掌握了各种调味料的做法,也掌握了祖传鲜花椒油的秘制技术。夫妇二人默契合作,餐馆真可谓“如虎添翼”,十分红火。由于调味料很受顾客欢迎,所以餐馆又兼营调味佐料,其品种也多起来,花椒油、油辣子、香辣酱、豆瓣酱、咸菜等等一一齐全。那时候,他们已把鲜花椒油制作发展到极致,十分有名气,当地老百姓亲切地评价辜家的花椒油为“麻麻香”,为了纪念这来自飞泉山的信佛善果,花椒油从此定名为“飞泉花椒油”。
坚持传统 不断创新
挑选上等鲜湿花椒(花椒的品种和产地直接影响花椒油的品质);
对鲜湿花椒进行剥皮去籽处理(花椒籽含有蛋白质、胶状物质、蜡状物质、酸性物质,呈苦、涩味,影响花椒油调味功能,必须对其处理才能利用);
用荣昌夏布包好处理后的鲜花椒,放入石白中进行反复冲压,挤出花椒“糊状”物质(荣昌夏布使用天然苎麻经传统手工制作而成,其质地柔软,不含化学物质,不掉色不掉渣不影响花椒油的品质);
将“糊状”物盛于陶瓷容器中,按比例加入植物食用油和水,进行搅拌约十分钟后,放置在“专用设备”中进行过滤处理(油和水是提取花椒麻度和香味的天然媒介物质,用其它媒介物质都会影响花椒油的品质和口感);
用“特殊用具”取其表面物质(油脂)为初油;
反复对“糊状”物进行处理,直到没有太多麻味和香味为止;
将初油经过“自然沉淀过滤设备”处理后,去除杂质、水分、蜡质、胶质,“香、麻、鲜”交融绵厚、纯正悠长新鲜的花椒油就“萃取”成功了。
7月18日,在仁寿县鸭池乡白村村,57岁的辜玉田一边向记者用纯手工演示了花椒油的制成流程,一边解释其中能让花椒油味道独特的秘诀。说起每个步骤,辜玉田都头头是道,做过不知成百上千次的动作,最终让花椒油有了别具一格的风味。
古老的纯手工制作花椒油固然口感卓绝,但为了能大规模生产,学习机械出身的辜玉田不断研究、改进,在保留传统配方、核心技艺的前提下,自己发明机器,已经由全手工制作向半自动化生产改进,生产的花椒油,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为了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油脂不会跟空气接触,辜玉田还不断从安全、健康、卫生的角度对生产工具(设备)进行改进,而且部分生产设备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新闻推荐
“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定牢记入党时的庄严承诺,时刻铭记入党时的初心和使命,遵守党章党规,敢作为、敢担当,积极履行党员义务...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