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文化 牢牢锁住乡愁 留住村镇的文化之“根”
太平村熊氏古宅。甘泉村双狮沟吴家大瓦房。方氏族谱。
本报记者 郭侨 文/图
核心提示
千百年来,脚下这片土地孕育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离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这片热土不知不觉气味相同,各自散发着彼此的气息。
这片土地,我们叫故乡;这种气息,我们叫乡愁。
随着城镇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故乡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曾经我们嬉戏的老宅院或许已经破旧不堪,濒临倒塌;曾经长辈给我们讲的那些故事,也逐渐的被人遗忘;曾经街头巷尾表演的技艺也慢慢没了踪迹……
这些凝聚我们记忆的本土文化,一点一点的散落在故乡的土地,等待我们去寻找,等待我们去保护。
从2018年开始至今,有这样一群人,走乡入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以期牢牢锁住每一份乡愁。脚印在延伸,精彩还在继续……
迫在眉睫 留住渐渐消失的“乡愁”
“小时候,我们居住的大瓦房很大,大柱子上还有祖辈撰写的对联‘使我快于心夫妻双双并无恙;求吾所大欲儿孙个个都在行’。”眉山市青年雕塑家李长青回忆,他的故乡仁寿县方家镇菊塆村有座大瓦房,是清道光壬午武举人李有春所建,传至其孙李钦斋始分家。李钦斋颇有学问,在老宅办过私塾,擅长对联。李长青记忆里的对联就是李钦斋九十岁的时候写的。
“可惜了!”李长青叹息,这样一座承载了很多人记忆的大瓦房,在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失火而毁坏,李氏子孙也全都搬离了老宅,如今老宅只剩下一小部分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当年,余光中一首《乡愁》写尽了多少游子渴望落叶归根的寂寥。对故土的眷恋可谓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当远走他乡,那些曾经的“邮票”等具象物体就承载了思念与回忆。而本土文化,就成为了这些具象物体的补充,于无形中,润物细无声,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
对正在日本留学的仁寿青年高燎来说,家乡本土文化给予他的,是动力,是方向,也是信念。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直到上大学以前,我基本没有出过仁寿县,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恬静的乡村度过的。甚至连上高中以前,去县城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那时,每当被问起‘老家’何处时,脱口而出‘高家’。若被问得更细,那就会说出‘石青大队高齐府沟’。一切似乎都那么自然,容不得半点迟疑与思考。步入大学后,家乡则被‘四川’两个字覆盖。到了日本留学被问起时,家乡则又被‘中国’取代。对‘家乡’一次又一次地发问,不断提醒着我们所有人,总有那么一片土地紧紧地与我们的生命连结在一起。”
正是家乡文化对高燎的影响,促使他在2012年带领北京大学的本科同学回到仁寿,利用暑假进行以历史文化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当时,他就想到了家乡被誉为“乐山大佛的蓝本”的牛角寨大佛,第一次用学术的眼光重新打量养育他的土地。一边对现存本土文化进行梳理,一边对遗失本土文化进行求证,高燎再次坚定了对历史文化方向的研究决心,同时也对渐渐消失的一些人文内容感到遗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落建筑及依附其间的本土文化难免受到冲击。为了不让像李长青、高燎一样的“遗憾”越来越多,让家乡真正成为留住“乡愁”的地方。从2018年开始,秉持着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仁寿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走进当地乡镇,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传承已久的本土文化“打交道”,或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或听人诉说……一点一滴地收集和整理与文化相关的一花一树、一桥一房、一人一事。在此期间,本土文化探究与保护的工作得到了乡镇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群众也自发地加入文化保护事业之中,从被动到主动,有力地助推着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村级班子活力,今年以来,仁寿县石咀乡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充实村级...
仁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仁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