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宜宾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中华环保世纪行】白鹭多了,珍稀鱼类也多了

安徽工人日报 2019-07-16 01:44 大字

清晨的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里,一群白鹭从人工小岛的树丛向水面掠过,旁边的人行小道上已有市民在此跑步晨练。而200多公里外的宜宾市,正在岷江和金沙江的奔腾汇流中逐渐繁忙起来。

作为长江水系中上游的关键交汇节点,四川省对于长江水生态环境保护举足轻重,也成了本次中华环保世纪行的第二站。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晓春指出,该省先后制定《四川省长江水源涵养保护条例》《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13部水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历经21次改稿的《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将于9月1日正式实行,将为全面改善和保护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本次中华环保世纪行重点采访了四川省眉山市和宜宾市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省市各级人大立法工作和执法检查督促,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眉山市与宜宾市两城因地制宜,实施多项举措进行水源地保护与流域污水处理,践行各工程修复长江沿线生态环境。

四举措保障水库饮水安全

水生态保护,水源安全与人民生活最为关切。黑龙滩水库位于仁寿县黑龙滩镇,为保障眉山市200余万人饮水安全,眉山市人大常委会自2006年始对黑龙滩饮用水水源保护作出相关决定,并于2018年4月1日施行《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来保护和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

“黑龙滩水库是眉山市自2000年撤地建市以来最为重要的水源工程,为解决全市用水供需矛盾,2001年开始动工实施‘龙水引眉\’工程。”谈及该水库的规划初衷,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岳燕向笔者讲述当年的饮水困境,“以前眉山市民的饮用水来自岷江,水质成分复杂,难以达到用水安全,加上黑龙滩网箱养鱼的历史问题,市人大决心对黑龙滩水源问题形成议案交政府办理。”

经过多次实地深度调研,眉山市人大常委会形成《加强黑龙滩饮用水源保护调研报告》,并联合环保、水务等多个部门开展工作,具体包括增加库区来水和径流区域生态防护带,生态移民减少面源污染,多面积雨污管道隔离污水风险,“河(湖)长”制扩大保护效应四项举措。

如今,黑龙滩水库区已形成多层级的严控防护体系,水库周边人为活动大大减少,黑龙滩水库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高锰酸盐指数下降10.3%,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均下降30%以上。

严守长江沿岸1公里红线

水源安全关乎用水,用水排放关乎水系。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及四川省对长江流域排污管制的规定,必须严守长江沿岸1公里红线,不得新增任何排污口。对此,眉山市和宜宾市均执行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工程,集中处理工业污水排放难题。

在宜宾市南溪区宜宾纸业园区的氧化塘内,一簇簇金鱼正在池水中畅快追赶,难以想到这正是宜宾纸业工业废水处理的最后一个关口。作为四川省竹产业领头企业,宜宾纸业也是第一家国产机制新闻纸的诞生地。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理念,该企业从2011年8月起停产搬迁,并重新制定废水废气处理排放方案。

同样的退城入园计划在眉山市的甘眉工业园区也正同时进行。该园区主要发展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及配套的轻工、化工、机械等产业,针对该企业工业废水,园区特别建立了“企业预处理+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眉山市甘眉园区管委会主任邓强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人工湿地项目,“它可以利用‘多级人工湿地+氧化塘’处理工艺,达到深度处理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绿色葱郁的香蒲、菖蒲、美人蕉、水葱、芦苇遍布各级湿地,兼具经济性和景观性。

引“鹭”养“鱼”

眉山与宜宾相隔200多公里,均借助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使两市市民同步感受到了自然生态与美好人居的统一。

“我们每天都要来这里散步,看着这些绿植,人都感觉更加清爽。”眉山市民何女士对笔者如此讲述。2015年,眉山市在城市中心绿地修建东坡湿地公园,以底泥改良和水生浮岛植物混植技术治理湿地生态,吸引成群的白鹭入岛栖息,使全市乃至全省人民从绿水青山中受益。

眉山的白鹭多了,宜宾的珍稀鱼类也多了。在宜宾的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的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主要承担包括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9种金沙江、岷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保护和增殖放流任务。

该放流站负责人介绍,“根据渔业误捕率和标记流放的回捕率来看,三峡水域的珍稀鱼类出现频率有明显增加,这些鱼类对于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也正说明了长江水域治理取得了明显进步。”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