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史谱华章 文武兼备出人才

眉山日报 2019-05-26 01:01 大字

天府大道。(资料图片)

◆雷同 本报记者 蒋萍

在天府之国,一条纵跨南北、全球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正逐步串连起一颗颗散落在玉盆里的明珠。

天府仁寿,就是这条大道以成都为中心,南向串连起的第一城。这里幅员面积2608平方公里,全县户籍人口154万,始建于秦,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赐名仁寿,沿用至今,已去1400余春秋。

在仁寿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明珠。文有花间派极具个性和成就的词人孙光宪、“东方梵高”石鲁,武有被毛泽东誉为“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南宋抗金名相虞允文、“爱乡将军”之称的民国二级陆军上将潘文华;有“牛角寨大佛”“双堡牌坊”“禾加甘泉寺”“能仁寺摩崖造像”“冒水村摩崖造像”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抬工号子”“曹家梨膏制作技艺”等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踏足仁寿,一部史诗画卷正朝着我们缓缓展开。

【人杰地灵 英雄辈出】

古蜀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赋予了仁寿博大精深、独具神韵的历史人文底蕴。

大观四年(1110年)十一月二日(12月14日),虞允文出生在隆州仁寿县(今眉山市仁寿县)一个官宦人家,“允文”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武》,意为“有文德”,可见家人希望他做一个读书人。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一直作文官的虞允文本奉命前往采石犒师,却逢金帝完颜亮统率金军一路南下,横渡淮河,进迫长江,直逼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前线宋军接连溃败,本就士气低下,大战在即,淮西主帅获罪免职,新任统帅又尚未到岗,整个军队一盘散沙。一旦长江天堑失守,靖康之耻或将再次重演。

危急之时,虞允文以文代武亲自督师,重振三军,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军力十倍之多的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功垂千古。之后官拜左丞相,逝后谥号“忠肃”,两朝皇帝三次追封为太师,足见虞允文功盖千秋。毛泽东同志读到《二十四史·宋史》中记载虞允文史实时,欣然提笔旁批:“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世家能出人才,务农之家亦有人才。出生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向家乡贵坪村)的孙光宪家世务农,但他勤奋好学,《宋史·孙光宪传》称他“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他词存84首,乃“花间词派”代表人物之一,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既有“花间派”的华丽香艳,又比“花间派”词题材广阔和充实。毛泽东还曾抄录他的《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还有北宋绝食以死明志的何栗、元代第一流的诗文大家虞集,以及揭开地球奥秘大地构造学家、石油地质学家黄汲清都是由仁寿水土孕育的人才。

【多彩文化 遍地结晶】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强盛,宗教文化艺术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得益于厚重的宗教文化氛围,从这一时期开始,直至明代,和宗教相关的4个国家级文保单位遍布仁寿县各地。

在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仁寿县高家镇,在唐代就由能工巧匠,一锤一凿,雕琢出主要以佛、道二教合一的牛角寨摩崖造像群,据载有摩崖造像2480尊。目前,已编号建档101龛,1519尊。其中佛教造像龛95个,造像1395尊;道教造像龛6个,造像124尊。造像人物众多,相貌各异,或立或卧,或静或动,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们讷看草木枯荣,默守风云变幻,千古的风霜积淀起它们厚重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成为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其中,还有部分造像“跃然纸上”,入选《中国美术全集》《四川文物美术集》,让更多的人叹服于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群。

还有唐宋时期的中农镇能仁村能仁寺摩崖造像、宋代的虞丞乡冒水村摩崖造像、明代的禾加镇楠林村甘泉寺,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满井镇石碑村、青岗乡汤家村、邹胡村等传统村落也向世人诉说着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

新闻推荐

四川五大支柱产业前三月营收9554亿元

今年初,四川省建立起五大支柱产业监测指标体系,五大支柱产业“成绩单”成为观察四川经济脉动的一项重要数据。,四川五大支柱...

仁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仁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