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斋泥塑”的文化坚守

眉山日报 2019-04-13 07:37 大字

专心创作。李长青细心讲解,让孩子们感受到泥塑的神奇。李长青正在创作的作品《儿子婴儿时期小像》。“钦斋泥塑”第六代传承人李永贵向儿子李长青传授泥塑技艺。李长青现场给老人制作的泥塑作品惟妙惟肖,引得参观者们啧啧称赞。

4月10日,在仁寿县龙正镇一处仓库里,35岁的“钦斋泥塑”第七代传承人李长青正在创作泥塑。“纯手工制作是我们一直坚持并将永远坚持的原则。”李长青说,“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钦斋泥塑”发源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一件泥塑作品的制作需要经过塑形、晾干、烧制、上色等复杂步骤,制作周期一般为三个月左右。“钦斋泥塑”多选取群众熟悉的民俗人物故事为题材,注重传统技法与现代的融合及人物神韵的刻画,把我国传统泥塑写意之长与西方的写实技巧完美结合,力争形神兼备。2016年,钦斋泥塑被列入第四批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期视觉眉山,带大家走近“钦斋泥塑”,感受非遗魅力。

本报记者 张忠苹 摄

新闻推荐

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工作进度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本报讯(记者蒋萍)为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昨(10)日,眉山市召开华西希望·德康眉山200万头生猪...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