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埠香江(连载)
风云大江乡甘庆耀画群龙闹江包灰水粽■罗觉珉
(上接1月27日三版)
米粽溢香迎贵客
龙舟争渡竞风流
(一)
石榴花染红了五月,栀子的馥郁袅袅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子清香——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时节了。端午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史籍来看,这个节日大多是纪念屈原的。
香江的端午,就像一本泛黄的书,不管岁月如何漂洗,每年如期翻开,龙舟、粽子、艾草、屈原的故事悉数上演,一直装点着生活,感动着心灵,历久弥新,清香隽永。
其实,龙舟与香江的结缘,众说纷纭,归结起来无非三种:一是“历史说”,源自汉代马伏波时代,在香江渡南下北往,播下汉楚风俗,一直延绵至今;或说宋代狄青将军南伐侬智高,大军途经香江渡休整,摆渡演练,逐渐形成遗俗。二是“地理说”,浩浩东去的郁江在香江划了一个弧形,汹涌的江水变得波澜不惊,少有漩涡暗流,这里也就成了一座天然的水运码头,船只来往多了,举办场龙舟赛一争高下、娱乐大众也就成了件顺理成章的事。三是“亲水说”,举办龙舟赛,主要是把大家吸引到江边来亲近江水,学会游泳,避免溺水。这些年来,香江一带很少有儿童溺亡事故发生,这更加坚定了香江人赛龙舟的信心。笔者看来,香江龙舟赛的起源已经不那么重要,但这种端午文化在这个地方延绵300多年,且不断壮大、创新、超越,不得不说是一个传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每年端午节,香江两岸群众都自发举行龙舟赛,众多木船从不同的方向汇聚香江,自由角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里便有了统一赛制的端午龙舟赛。由于历史原因,这一赛事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度中断,1982年得以恢复,此后端午的锣鼓声就一直在香江边敲响,即使2003年因“非典”事件停赛,香江、新江、上江村的龙舟队仍自发组织年轻人和几条木船,在附近的江面上像模像样地游了几圈、敲上几锣,虽无赛事,亦缺观众,却也自得其乐,图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也是为了过把“龙船瘾”,因为在香江,没有龙舟、没有锣鼓,简直不能叫做端午节,大家心里总觉得空空的,好像缺了点什么。2010年5月18日,国家文化部将赛龙舟传统体育项目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后,贵港市更加重视这一民间体育赛事,市体育局给香江龙舟赛筹委会赠送了5艇22人玻璃钢标准龙舟。因历年有8支队伍参赛,香江、新江、上江村出资加购了3艇相同规格的龙舟,新龙舟长18.4米、宽1.1米、深0.51米,每艇可载22名运动员。其中划手20人,共10排,位居两侧,是龙舟前进的“发动机”;鼓手1人,雄踞船头,面向队员,是龙舟的灵魂和指挥中枢,其击鼓的快慢、缓急指挥着龙舟前进的速度;舵手1名,稳坐船尾,对航向的偏倚进行控制。就这样,一船22人在富有节奏的锣鼓声中与龙舟融为一体,化成一条奔腾的蛟龙,变成一支离弦的利箭。每个队还在龙头竖起本队队旗,龙舟前进时猎猎飞扬,颇有乘风破浪、横扫千军的派头。龙舟赛赛道1500米,起于南广高速公路香江特大桥桥底,终于香江旧渡口,赛道长度是东湖龙舟赛道的5倍;每个参赛队有三次机会,每一次比赛结束后可换人,三次比赛累计用时短的队为优胜者。新龙舟的添置,使香江龙舟赛成了贵港市历史最久、龙舟最多、规模最大、观众最多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是忙碌的,因为这个节日正是农事较忙的季节,但一年一次的比赛,大家都非常重视。为了端午龙舟比赛,各村屯在外工作的群众还没到五月五就惦念着回来训练了,因为这是一桩关系全村人荣誉的盛事,马虎不得更担待不起。6年前,已连续征战30年的老鼓手赖恒清退出比赛队伍,但他闲不住,每年比赛都致力于全队的后勤工作,引导年轻人热爱本土文化。虽然训练很辛苦,天天早出晚归、风吹日晒,但大家都乐此不疲,毫无怨言。每年比赛还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经济能人及企业的大力支持,2015年港南区政府拨款修建了几百米的观赛平台,更加方便群众观看龙舟赛;每年各支参赛队伍训练所用经费和举办赛事的费用都是由群众和经济能人捐助,有一年大家一捐就是几十万。香江民众如此执着,是龙舟赛无比强大的源头活水。
狂欢热闹的气氛往往在端午节前几天就早早酝酿、发酵。农历五月初一零点过后,香江街上传出阵阵铜锣声,男女老少一路欢腾——“打头锣”仪式拉开了端午文化活动序幕。“打头锣”是香江人的传统习俗,在不同的时代,一面锣鼓寄托着村人不同的美好愿望:以前,敲到铜锣意味着将有儿有后,所以,生了女儿而暂未有儿子的夫妇要想办法在五月初一晚获得敲锣的机会。他们在平日里,需时常向仁寿寺勤进香火,表达心愿,最终在相对公平的竞争中或如愿敲响铜锣,或继续等待机会;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近10年来,香江街的“打头锣”仪式不再带有昔日的神秘色彩,慢慢演变为只要不扰乱秩序就人人可敲的喜庆活动。“敲锣求子”的封建思想转变为敲一记铜锣满心欢喜、响一声铜锣好运光临的新观念。“当!当当当!当!”这一晚,铜锣队从仁寿寺出发,穿行在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巷子里。铜锣队的后面,往往是男女老少欢笑追随,铜锣队所经之处,群众热烈欢呼,鸣炮欢庆,锣鼓声、欢呼声、鞭炮声把整个香江搅得沸腾起来,节日的氛围已经在村落里肆意流淌。
如果说“打头锣”拉开了端午节活动的序幕,那么“十王菩萨斋事”与“流灯祭济”形成的香江端午水陆法会即是大戏的正式开场。“十王菩萨斋事”中的“十王菩萨”分别是秦广王、宋帝王等十位王,均属东宾泰山天齐仁圣大帝统管。香江人历来十分崇敬仁圣大帝及“十王”,每年端午前夕必敬奉斋事至次日9时。农历五月初四晚8点,端午系列习俗“十王菩萨斋事”在仁寿寺门口启动,随后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保佑民众身体安康、事业兴旺。“十王菩萨斋事”启动半小时后,大家捧着花灯,在缓缓的乐曲声中列队走向江边,举行几百年来每年端午从不间断的“流灯祭济”仪式。在诵读经文之后,每人往江面放送一盏油烛花灯,让其顺水漂流,以此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带来子孙幸福安康。此时的江面,开阔平静,金呼呼、亮通通的河灯似盛开莲花,又如星坠人间,将沉寂的江水照得幽光发亮。河灯随着江水向东缓缓流动,闪闪烁烁、星星点点,带着人们的美好祝愿飘向远方……天上的星光、地面的萤光和水面的灯光交相辉映,自成香江夏夜特有一景。
节日的狂欢自然离不开美食的犒劳。随着端午脚步的渐行渐近,诸多美食也相继粉墨登场。香江的灰水粽、豆腐酿、艾草糍是端午“三宝”,做法简单、季节相宜、健康绿色,家家都喜欢做一些,把节日的餐桌堆得非常丰盛。
灰水粽,香江最具特色的端午小吃。端午时节天气闷热,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香江群众就有吃灰水粽消暑解毒的习俗。灰水粽讲究灰水的原料,上好的灰水是多种具有清热解毒去湿的草木灰滤水制成的天然、绿色碱水,与本地优质糯米充分渗透后用竹叶包裹,粽心还不忘放上一根小苏木,一切准备就绪,粽子就可以放在锅里煮了。五六个时辰后,淡淡的清香随着袅袅的蒸汽升腾,在屋子里胡乱串着,平淡的日子就有了端午的味道。煮熟的灰水粽金黄晶莹、弹性十足,点上蜂蜜或白糖后入口清新润口、香甜滑爽。每年端午节,母亲总要包上几十斤米的灰水粽送亲戚朋友;过完端午,母亲一定会照例给我带上几十条粽子,不须关照,不用解释,从母亲满意的脸上,我能感觉到这粽子里糅合了太多的亲情。
除了粽子,苦瓜酿、艾叶糍是端午餐桌上的时令菜和点心。苦瓜具有健脾开胃、清热祛暑、解毒以及降血糖、减肥的作用,加以猪肉、糯米、蒜苗等馅料,蒸出来的苦瓜酿咸鲜脆嫩,清淡爽口。艾草有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将采摘回来的艾叶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糍粑用芭蕉叶垫底,放进蒸笼蒸熟即成软绵香甜的艾叶糍,成为了端午时节孩子们喜欢的餐后甜点。
雄黄酒是端午的标配,民间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雄黄酒而百毒避”,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白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现出原形。现代科学认为雄黄酒有毒性,现在就极少人拿来喝了,但香江人喜欢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据说这样一年都不被蛇虫侵袭,然后将剩下的喷洒在床下、墙角等阴暗地方,驱除细菌蚁虫。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欢快的童谣传唱中,人们乐此不疲地忙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备龙船、拜菩萨、放河灯,包粽子、酿苦瓜、蒸艾糍。初夏湿润的空气中,米粽的清香、艾叶的芳香、酒肉的醇香和着亲朋相聚的温情,逐渐凝聚成浓烈的节日气氛,在香江两岸弥漫开来……
(二)
若说民俗是生长在浔郁大地上的奇葩,端午无疑是一道炫丽的风景;倘若端午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歌谣,龙舟赛则是一部激昂的乐章。
看龙舟赛,香江方言叫做“睇扒龙船”,自然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每年这个时候走进香江村,通往香江码头的房前屋后停放有近200辆小轿车、面包车,都是来看龙舟赛的人们开来的。码头对面也有许多覃塘区大岭乡金沙村、木铺屯、下棍村的群众在观看。一两万人不约而同地来到香江两岸,人潮涌动,接踵摩肩,如同参加一次神圣的盛会。通往码头的道路两边摆满了流动摊点,有卖奶茶、雪糕、冰激凌的,也有卖新上市的荔枝、黄皮果以及各种酸料、零食的,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摆摊的小贩忙得不亦乐乎。因为观看的群众太多,瓦塘乡党委、政府派出干部、民警一起负责治安工作,同时在瓦塘街头路口、三中路口、香江市场路口指挥车辆通行或停放。贵港海事局也派出水上交通力量指挥协调相关事宜,确保龙舟赛事安全进行。
早上10点,人们往往会捧着猪头、全鸡、发糕、果饼等供品来到仁寿寺摆台供神。这时会有道士和信士来到神台前围成一个弧形进行诵经仪式,念诵的内容是赞颂香江河神如何保佑百姓,助一方庶民丰收顺利之类的祝语。诵经结束后,人们在香江古码头的榕树下摆放供品祭奠,往江中丢凉粽,共祈好运。据说香江人往江中投粽子,是在祭奠河神的同时,一并悼念战国时期忧国忧民、含恨投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比赛之前,舞狮舞龙必不可少。香江历来有舞狮庆贺盛事的习俗,深受群众的喜爱,目前建有7支醒狮队。随着激昂的鼓点,只见群狮起舞,威武粗犷、庄重雍容、皇族气派,体现着机智灵敏、无畏勇敢、贪玩逗趣、好斗善征的形象。各队队员在醒狮的带领下鱼贯而入,先后到仁寿寺、文武寺祭拜南海龙王和文武二圣,祈求在比赛中龙船平安、拔得头筹。这边醒狮刚刚拜过,那边舞龙队紧接着闪亮登场,在人们的舞动下,蛟龙穿梭前进,蜿蜒升腾,豪气冲天,如龙游四海,似腾云驾雾,不是真龙胜似真龙。动人心弦的舞狮、舞龙表演,为龙舟大赛增添了无比喜庆、祥瑞、欢乐、热烈的气氛,展现了香江人民不屈不饶、奔腾争跃、喜气祥和的精神面貌,抒发了香江人民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凌云壮志。
舞狮舞龙及各种祭拜活动,只是算龙舟赛的“热场”。一切准备停当后,村民们便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和地方领导,提笔为龙舟的眼睛点上红漆,是为点睛,也叫开眼。据说开了眼的龙舟便有了龙魂附体,得当神来对待,不得随意亵渎。
12时整,八艘龙舟在南广高速公路香江特大桥下一字排开,整装待发。当发令员发出“预备——”的提示后,划手们立时身体前倾,双手分开,上下握棹,纹丝不动;鼓手手持鼓槌扬起双臂,微弯的腰绷满了力量;舵手紧抿双唇,双手紧紧把住船舵……此时,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大家都在侧耳倾听着枪响的一刻。
“呯”一声,枪响了!八条蛟龙伴着枪声腾身而起,鼓声震天响起来了,江水沸腾起来了!就在一瞬间,龙舟已经窜过桥底,跃行在夺标的航道中,熬过了起步的短暂忙乱后,在波澜上快速追赶。队员们手持船桨,上下翻飞,随着鼓点拼命划水;船后的把舵者,眼盯着前方,有节奏地往下跺着脚。敲锣者也甩开手臂,随着鼓点有力地敲打着。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艘艘龙舟一高一低地起伏着迎风破浪,一路疾驶向前。
最扣人心弦是其中两条龙舟在水面上互不相让的拉锯战,只见那鼓手铆足了劲儿,左右鼓槌如雨点一般上下翻飞,“咚,咚”的鼓声在宽阔的江面上发出了一阵紧似一阵的回响。二十个划桨手更是像一只只上足了劲的发条,拼了命散发着生命的力量,龙舟过处,浪花绽放,划桨飞旋,如一只只轻巧的海燕飞快地前进着,蔚为壮观!
鼓声一响,观战的群众都紧张地注视着自己喜欢的龙舟队,“香江队,加油!”“谭村队,加油!”岸边的观众很快形成了几大阵营,发出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欢呼声。看见自己的队输了,会骂骂咧咧地不开心,扯着嗓门出主意,或怪个别选手偷懒,划水不下死力;看见自己的队赢了,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满脸激动,手舞足蹈的,像个天真的孩童。节日里最高兴的当属孩子,有的坐在大人的肩头或爬到江边的大榕树上观看比赛,更多的则是成群结队在人群里横冲直撞,嬉笑玩耍,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节日氛围。
此时,江上群龙闹江,鼓声似滚滚春雷;岸边人潮涌动,万众如过江之鲫。毫不夸张地说,在龙舟赛的渲染下,香江顿时变成了一条沸腾的河流,端午成了一场狂欢的盛会!
经过三轮的激烈角逐,在万众欢呼声中,冠亚季军各归其主。获胜者会获得锦旗、奖品等,虽然奖金不多,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快乐地参与其中。随后,获胜的队伍举着锦旗舞狮巡街,每到一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沿街店铺纷纷送出饮料和茶水致敬慰问,燃放鞭炮,好不热闹!
当前,举办龙舟赛的意义远不止比赛本身,当赛事演变成为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的时候,对促进乡邻和睦、促进人际交往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比赛,村里打架斗殴的没有了,偷鸡摸狗的没有了,摸牌赌博的没有了,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龙舟赛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利用端午节开展龙舟比赛,还真有利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凝集力,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过去“是日适宜少女出游,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回娘家)”。出嫁女在这一天会拖家带口地回香江娘家探亲。而这个时节,端午节似乎成了香江人的独有节日,香江人的亲戚、香江人的朋友、香江生意人的客户以及一切与香江有关或无关的邻近八乡四水的人,都或应邀受请,或慕名而至,云集在香江圩上。大家都借着“睇扒龙船”的名头,摆上三五桌畅饮一番,最多的一家居然摆了十几桌,人声鼎沸、杯觥交错,夸张得像办喜宴。香江的端午,已经不是单单的看龙舟,而是亲情的相聚、友情的相约,那是龙舟的狂欢、庶民的狂欢,一年一度、历久弥新,热热闹闹地把端午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岁月沧桑,历史有痕。古往今来,有多少兴衰事在历史这条激流暗涌的大江中起伏,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这条波涛翻卷的大江中沉浮。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人们的心里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一项活动、一场赛事,更是村与村、邻与邻以及那些倚水而居的人们心语交汇的载体,诠释的是一种质朴、纯真、无需转述的情感,体现的是一种团结协作、力争上游、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香江精神。几百年来,香江人就是靠这种精神,推动了水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向上的良好民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赛道上,香江人势必秉承这种精神,奋勇前身、劈波斩浪,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兰州市将制定出台两个“旅游发展规划” 加快兴隆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华夏收藏文化博览园建设
本报讯(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欧阳海杰)2月19日,记者从兰州市发改委了解到,2019年,兰州市将着力推进十大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先进...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