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埠香江(连载)

贵港日报 2019-01-03 10:36 大字

风云大江乡甘庆耀画春节,外出的大货轮、传统的小舢板陆续归来,静静地停泊在香江古渡。( 罗觉珉摄)■罗觉珉

引子

提起香江,大多人想到的是香港。但本文所提到的香江,却是一个隅居于贵港市港南区西南角的小山村。

小村离市区不算太远。出城区、过新塘、达瓦塘,一路溯江而上,半个时辰功夫就到了一个叫“连冲桥”的地方。刚才映入眼帘的还是郁郁葱葱的果树、高高低低的稻田,到这里后前面突然豁然开朗起来,颇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只见这里是一片一马平川的青绿稻田,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越而过,目光尽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这就是香江了。

村子坐落于亚计山麓、郁江河畔,是瓦塘乡香江、新江、上江三个连在一起的行政村的统称,人口万余。古代陆路为高山阻隔,交通多循水路,香江得西江舟楫之利,历史上就是瓦塘周边包括木格、木梓等港南乡镇沟通外界的枢纽所在、水陆辐辏之地,曾经十分繁华,有“小香港”之美誉。

香江的得名,传说是古代在西江运输香料的船只,因这一带江面开阔、水流缓慢,商船往往喜欢在此停留休息、补充给养,夜间船里的香料散发的香气随风飘逸,整条江弥漫着浓郁的馨香。于是,便有了“香江”这个美丽的名字。

一坛陈酿香飘远

数点帆影踏歌来

水边的村庄多半是美丽的,近水之人,往往有爱美之心;滨水之村,也往往更加风姿绰约。“层林尽染缀荒丘,夕照霞光古渡头”是香江的一种气象,“俯瞰西江流水柔,高瞻河面泛渔舟”则是她的另一种风韵。翻开香江尘封的历史记忆,就像打开一坛陈酿美酒,浓浓的醇香扑鼻而来,更增添了一种“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独特魅力。

滔滔西江水,给两岸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文明。上天好像特别眷恋香江,特地赋予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考,香江这个地方史前就有先民在此定居了。据1990年《贵港市志》记载,县级贵港市古遗址共有13处,香江就占了3处:一处是“上江口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香江村上江屯西北200米处,面积42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3米,遗物种类多且丰富,已采集有新石器时代石斧、石锤、刮削器等;另一处是“六训岭遗址”,位于香江村南面,面积为3500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内有黑土40厘米,已采集到夹砂黑陶、夹砂灰陶,砺石等;再一处是“腾冲口遗址”,位于香江村旱田坡南的腾冲和郁江交汇处背面,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层0.8米,已采集到夹砂黑陶、夹砂红陶等陶片,疑为东汉遗物。一个小小的山村,发现如此多有价值的古遗址,确实比较罕见。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古遗址蕴含着何种信息,但至少我们可以透过这些远古的文化碎片,慢慢拼接出一幅先人在香江频繁活动的图景来。

如果说文物资源的丰富体现了香江文明的久远、人民的智慧,那么徐霞客的到来更为这个依山傍水的村落烙下了历史的印记。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探险家、地质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历时34年游览名山大川,写下《徐霞客游记》,成为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游圣”。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徐霞客先生居然在382年前的明朝,与香江有一面之缘。据史料记载,徐霞客自1637年农历闰四月由湖南进入广西,先后畅游了桂、朔、融、柳的山山水水,于七月二十日,从柳州顺江南下经大藤峡,开始游览白石、勾漏、都峤三山。八月初九日返回桂平后登上了一艘发往横县的船,一路溯江而上游览名胜。八月十三日在大南门码头西上十五里的郁江水面启程,他在游记里是这样写的:“舟转西南,挂帆十里,转东南,仍纤十五里,复南挂帆行,五里,西转,是为瓦亭堡。其北涯有石突江若蹲虎,其南涯之内,有山横列。又十五里,则夹江两山并起,舟溯之人。又五里而暮,剩月行十里,泊于香江驿。十四日,五鼓挂帆行,晨过乌司堡,已一直里矣,是为横州界。”这段话说明,徐霞客在宋村溯江西进三十里,到达今天的瓦塘圩,“有山横列”即是贵西南高峰亚计山,后继行三十里,到达今天香江圩江面泊夜。中秋节前一日早上从香江扬帆西行进入横县界,结束了途经贵县的游历行程。徐霞客经过香江的这段经历,恐怕是至今找到的最早关于香江的文字记载了。

徐霞客于1637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泊于香江驿,可见当时的香江已经是郁江干流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驿站滥觞于先秦,成形于秦汉,规定“三十里一驿”;全盛于明代,由单一陆路范围延伸到江河湖海地区;衰于清代,随着公路交通及邮电业的发展,延续了三千多年的驿站制度划上了句号。近现代的邮政通信业取代了古代驿站邮亭“国脉所系”的角色。贵港文化系列连载之《怀泽驿遗址》中有提到,明代贵县郁江干流上有三处官驿:东端是东津驿(今址东津圩)、西端为香江渡(今址香江圩),东西两端中间的驿站为怀泽驿(今址大南门外),怀泽驿为贵县三大官驿之中枢角色,东津驿与香江驿则是古时贵县境内之东西两端的水上门户之所在。

西江,奔流不息,千帆竞发。与许多依江而建的码头一样,便利的交通、独特的区位逐渐吸引了八方客商云集,江边的香江古埠同时也成为了商埠。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编的《贵县志》卷一之“纪地·墟埠”记载:“在怀西四里香江墟,距城六十里,今有墟。”“纪地·津梁”记载:“香江渡,在县六十里大江边”。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重修的《贵县志》卷一之“地理·墟市”记载:“清代称香江埠,属怀西四里,今香江乡,滨郁江南岸,近思怀圩、大岭圩、石卡圩,有帆船往来各埠,运输颇便,户数约百余家,商店十余间,主要商业为谷米、粟豆、落花生、油麸及猪,特产芒果荔枝”,由此可见,当时的香江已经是香江乡的办公驻地,也算是周边的一个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了。

其实,香江成为商埠的另外一个原因却鲜为人知。邑人传说,以前在江岸码头上有一处岩洞可以直通江底,民众认为这是一块可以与龙神沟通的宝地,于是族老、乡绅就发动民众募捐,在此地建起了庙宇。不难想象,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自给自足、恬静祥和,但毕竟是人们对健康长寿、升官发财、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都是非常向往的,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求助于神灵。如成人之后要婚嫁,请月下老人来牵线;结婚之后要生育,请送子观音、送子娘娘来相助;做生意的要一本万利、财源滚滚,那自然得请财神帮忙;耕田种地的要多收三五斗,请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健康长寿;过往的船只期望行船平安,也登岸烧烧香、捐点功德钱祭祀龙神。于是,古码头上相继建起了仁寿寺、文武庙、三界庙。现存于文武庙里南墙、刻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的《鼎修文武庙暨修仁寿寺碑阴》可以看出,文武庙竣工于这一年,而更早的仁寿寺则修建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掐指算来,这两座庙宇距今已经有140年、278年的历史了。这些庙宇的存在,多少寄托了黎民百姓诸多的信仰和愿望,所以一时信奉者众,香火十分旺盛。“酒香不怕巷子深”。香江虽地处西江一隅,但仁寿寺等寺庙的名气却越来越大,渐渐地,十里八乡来香江烧香拜佛的人越来越多了。人气带来旺气,于是此地便吸引各种生意人安营扎寨,在诸庙旁边做起了小生意,卖些香烟蜡烛炮、柴米油盐醋,满足生活;或摆上一个小吃摊、凉茶摊、烧鸭粉摊,填饱朝拜者饥肠辘辘的肚子。再到后来,人们渐渐发现此地交通十分便利,作为货物中转站和南来北往船家人歇息之所,自然车马纷至,舟楫络绎,贩夫奔走,商贾云集。

有了码头,自然离不开作为主角的船只。听村中老人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香江码头已是热闹非凡,每逢圩日,日间一河两岸波光粼粼,帆影点点;晚上渔火明灭,渔歌唱晚……那旖旎风光,简直是雅风俗韵、美不胜收。而在江河波浪的流淌中,有一群人世世水为乡,年年艇作家;沉浮波浪里,生活江之涯。这一群人,就是水上居民,或者叫“疍民”、“疍家”。他们讲着一口正宗的广东白话,在江面上驾驶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主要靠运载乘客和货物、捕捞鱼虾维持生计。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百鸟归巢,出航的船只也陆续停泊在码头附近,船身挨着船身,船篷连着船篷,望去篙竿林立,炊烟一片,也别是一番景象。过去水上居民受歧视,不许上岸居住和置立产业、不许和岸上人通婚、上岸也不许穿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水上居民倍加关怀,陆上人也逐渐消除了对他们的偏见,水上居民渐次搬进了新居,告别了漂泊的生涯。后来,香江码头还有二三十艘货船,上跑南宁、百色,下走梧州、广州,从把本地的大米、荔枝、龙眼、木材等运到外地,再从外地运回食盐、铁锅、锄头、布匹等生产、生活用品。上个世纪80年代,西江上航行着南宁到广州的大型客轮,到香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渡口时,也“赏脸”地稍作停驻,由渡口开出的横渡机帆船接送旅客上下。也就是那时,无数年轻人从这个渡口出发闯荡珠三角,成为了香江外出的第一批“淘金者”和创业者。后来随着陆路的兴起,水路运输才慢慢衰落,但如今仍然还有六七户疍家舍不得这条祖祖辈辈生活的大江,乐此不疲地过着夜枕波涛入眠、早起捕鱼捉虾的悠然生活。

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也许它可以带走时间、带走过客,然而却带不走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这里依然保存着良好的生活风貌和独特的生活习俗。曾几何时,我独自一人带着相机一次次地来到渡口,行走在被岁月磨光的石板的码头,抚摸着被百年风雨洗礼的古榕,眺望在夕照中晚归的渔船,享受这夕阳给古埠镀上一层波光粼粼的金色……这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摁下快门,把这一切一切记录下来,再酿一坛芬芳的陈酿,用生命守候,用岁月珍藏。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乡村振兴”年画送农家

两名党员干部正在为居民张贴“乡村振兴”年画。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潘建勇文/图)“党和政府给我们送来了明年的年画...

仁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仁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