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吴菊芬“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

眉山日报 2018-01-01 08:11 大字

2012年2月6日,本报以《待到菊花盛开时》为题,报道了仁寿县委群众工作部部长吴菊芬倾情为民的故事。

这位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基层工作者,将自己对群众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化作工作热情,在各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人物故事

今年52岁的吴菊芬出生在仁寿县文林镇八里村。两岁多时,母亲病逝,由于父亲也常年在外帮工,邻里乡亲便常接济她,让她吃着“百家饭”长大。而这一特殊成长经历,也成了她日后喜欢做群众工作的原因之一。

1984年中专毕业,吴菊芬回到家乡工作。她先后任乡镇农技员、妇联主任、团委书记、秘书、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在乡镇一干就是20年。她曾说,艰辛的成长历程,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她对群众有一种割不断的血脉亲情。而也正是怀着这份情,2004年,她主动放弃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来到仁寿县“机关第一难”的信访岗位,担任一名普通工作人员。

仁寿县有162万人口,是四川人口大县,各类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在信访岗位工作13年,吴菊芬始终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她13年里写下了40多本访民日记,每年和同事接访群众2000余人次。其中,近100件特殊疑难信访案件在她的牵头下化解,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她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吴满意”。

2017年4月,作为仁寿县委群众工作部部长的吴菊芬被国家信访局评为全国“最美信访干部”。她说,“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把我当家人,我将时刻牢记自己是农家子弟,是一名共产党员,把群众当作亲人,将群众的事作为家事,用心、用情、用法去关心、关注和化解信访事件。”

心里话

从事信访工作已13年,我已接待信访群众万余人次,处理信访事项千余件次,过手的每件信访事项的合理诉求都得到100%解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吴满意”这个亲切称呼,这是给予我最高的评价。无论是这些年的信访工作经历,还是“吴满意”称呼,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信访工作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因为它既是衡量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又是体察民情的“寒暑表”,更是架起干群联系的“连心桥”。

信访事项无小事,它们件件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群众的安危冷暖,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后,我将在信访工作中继续以“群众满意、组织满意”为导向,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做好信访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厚爱!

新闻推荐

仁寿县召开2018年重大项目推进会

本报讯(记者钟烨)为推进全县重大项目高质高效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2月25日,仁寿县委副书记、县长顾贵鹏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仁寿县2018年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骆三勇、杨红兵、徐燕、邱磊等...

仁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仁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