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文明家风润泽乡邻
冯燕霞(中)传授手工钩织技艺。
4月23日,在青神县中岩广场的“妇女儿童之家”,由青神县苏母艺术工坊举行的手工技能培训现场,20名中年妇女围坐一起学习手工编织技艺,冯燕霞一会儿起身指点,一会儿向学员示范操作。
冯燕霞是青神县高台镇人,今年47岁。她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会了手工钩织,成为青神县远近闻名的手工编织达人。在母亲的影响下,她始终秉持“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的家风家训,2020年,冯燕霞的家庭入选第二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实习生 徐婧兮 文/图
勤劳善思 用钩针传承发扬东坡文化
在冯燕霞的记忆里,母亲非常擅长手工制作,家人们身上穿的衣服、头上戴的帽子以及走路穿的鞋子都是母亲手工编织的。
“一开始是钩一些自家人用的生活用品,后来在网上看到更多丰富的作品,一下打开了眼界。”从此,冯燕霞对手工编织的喜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在位于高台场镇的“燕窝编织手工坊”里,摆放着各类让人“意想不到”的手工编织品。
近年来,冯燕霞又有了新的创作方向,将废旧衣物回收改造,制作成精巧小包、莲花摆件等物品,一个个创意变成作品展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冯燕霞的想法远不止于此,她说:“接下来,我会构思开发更多本土文创产品,运用自己的钩织技能,让更多人了解东坡文化、青神文化。”
乐于助人
传授技艺带动妇女就业增收
冯燕霞不仅喜欢琢磨手工编织技艺,还会热心地传授技艺。在她的手工坊里,常常有居家妇女前来学习,由青神县苏母艺术工坊举办的公益培训班里,也常常看到她的身影。
对冯燕霞来说,能够带动留守妇女学习手工编织,通过手艺居家致富是她的愿望。“欢迎更多姐妹来学习,我也很乐意提供帮助。”冯燕霞说。
家住高台镇傅塘村的彝族妇女阿支布哈就是冯燕霞的学员之一,受限自身脚部残疾,阿支布哈没办法参加苏母艺术工坊组织的集中培训。为此,冯燕霞主动“送教上门”,手把手指导,将课程录制成视频发给她。阿支布哈勤学好问,钩织技艺很快得到了提升。在冯燕霞的帮助下,如今的阿支布哈不但靠自己的双手“钩”出了幸福美好生活,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学会这门技艺,我们这些在家带孩子的妇女一天能挣四五十块钱,我觉得很不错。”留守妇女李如说。
“我平时在网上接订单,有毛衣、景区的玩偶、头饰等,接到后就分给学员们。”冯燕霞说,青神县不少留守妇女和残疾妇女通过培训合格后可以直接签订产品订单,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冯燕霞的钩织技艺声名远扬,成都、雅安等周边城市还邀请她去授课。这些年来,在冯燕霞的帮助下,千余名妇女通过培训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
宅家抗疫
用手中的画笔致敬一线防疫人员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冯燕霞严格遵守防疫要求,主动宅家抗疫。“不能上一线,我就宅在家里,用手中的画笔致敬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冯燕霞说。
当时,冯燕霞处于术后恢复期,身体还很虚弱,但她没有闲下来,凭借多年的美术功底,她创作了《众志成城 守护青神》《最美逆行者》等多幅作品,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加油鼓劲。
每完成一幅作品,冯燕霞就发到自己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其中《众志成城 守护青神》在网络发布不久,立马在青神各大微信群传播开来,紧张的防疫现场、丰富的青神元素让这幅作品广受好评。
冯燕霞在高台镇开了一间杂货铺,疫情期间照常营业,为当地干部群众提供喇叭、办公用品以及居民生活用品。
“我能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离不开丈夫和父母的支持,从家人的身上我学到了勤劳勇敢、乐于助人的精神,也深知家庭和睦的珍贵。”冯燕霞说,她会带着家人们的爱和支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新闻推荐
巫志棚展示特制的电筒。萤火虫监测员培训会。受访者供图□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周金泉文/图“腾空类星陨,拂树...
青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神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