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弘扬“三线精神” 追忆国营八六三厂的红色奋斗岁月

眉山日报 2021-04-21 06:52 大字

吴水方。唐瑜。廖勤安。曾经的八六三主厂区。曾经的产品面向群众展览。曾经的厂区小学。

人物名片

吴水方,今年85岁,党龄61年,1996年退休。国营建华仪器厂(国营八六三厂)筹备领导小组成员,当过政治部副主任、设计科书记兼所长。

唐瑜,今年86岁,1996年退休。国营建华仪器厂创建之初的技术骨干,从技术员一直干到总工程师。

廖勤安,今年84岁,党龄63年,1986年退休。国营建华仪器厂的劳模、学铁人标兵、磨床班班长。

半个多世纪以前,国营八六三厂的那些建设者们,在祖国的号召下,一头扎进山沟,日日夜夜,兢兢业业。几十年来,他们用生命践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那段时光,不仅是与艰苦环境斗争的一段创业史,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建设者们的精神之光,就是那星星之火,终将成就燎原之势。4月19日,记者来到曾经的国营八六三厂,走进那些创业者们——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古良驹 文/图

A

困难重重中

偏僻山沟里建起大型工厂

很多年后,谈到牛毛毡房里的热,吴水方下意识将两只手捂在太阳穴上,仿佛那一刻就在眼前。

国营八六三厂最早选址在仁寿县,基建队伍到选址地进行道路等工程建设时,发现当地唯一的一条小河无法支撑厂里的用水需要。“一天用水超过千吨,当地提供不了这么多水源,所以不符合建厂条件,只能另行选址。”吴水方说。

经过多次考察,选址地最终定在青神,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水源充足,二是能躲避飞机的轰炸,三是地理位置偏僻。

在封闭的山沟里建大型工厂,困难重重,但这些都被建设者们一一破解——

选址地是没人开垦的荒山,漫山遍野都是杂草、小石子,建设者们纵使磨破手掌,也要清理干净。

没有住的地方,建设者们就在山坡上搭起窝棚,有的用牛毛毡搭成,有的用谷草搭成。

窝棚很破,冬天尚可抵挡寒风,夏天的闷热才最让人难受。最热的时候,吴水方在窝棚里彻夜难眠。

窝棚虽能简单的遮风挡雨,但在风雨面前十分脆弱。一场暴风雨,所有牛毛毡、谷草窝棚尽数被大风掀翻,几百人睡觉的地方顿时没了着落。

“纵使在山沟里面吃不好睡不好,容身之地常常遭遇危险,建设者们想的还是手里的任务,没有半句怨言。”吴水方说。

直到三年后的1973年,他们才从窝棚搬进了砖房。

为解决燃料问题,建设者们还自制蜂窝煤。工作时加紧建设工厂,业余时一锤一锤敲煤块,为制作蜂窝煤提供原料。多年后,他们才用上了机械制作的蜂窝煤。

B

艰苦创业中

他们创造了“三边精神”

当吴水方和建设者们正在荒山里修建厂房时,远在绵阳“母厂”七三〇厂的试制连已经开始了产品的研发。通过特殊渠道,一支来自外国的杂音计辗转到了试制连技术骨干唐瑜手中。

唐瑜1955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学,1956年9月,随院系内迁到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绵阳。

因杂音计已经被拆解过,研发工作举步维艰。但唐瑜好研究、勤钻研,在不长的时间内,便与同事一起完成了技术攻关。研发出了技术参数、功能与原型机相近的产品,这个产品,也成为国营八六三厂之后几十年的拳头产品之一。

就这样,国营八六三厂完成了“边建设边研发边出产品”的奇迹,“三边精神”成为他们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1972年6月,试制连开始从绵阳搬到青神,带回来的,还有已经成型的产品。这些产品及后续型号,有的一直生产到企业生命末期。

C

车间里的标杆

“把机器当成自己的眼睛”

国营八六三厂的发展,离不开建设者与科研人员,更离不开广大的车间工人。从朝鲜归国的廖勤安,在车间里为全厂竖起了标杆。乃至数年后,廖勤安已从车间退休许久,还有人在车间新人面前唠叨:“要是‘廖铁人’还在,你们哪有轻松的时候。”

“廖铁人”是廖勤安的外号。他曾经作为“工业学大庆”的代表,于1977年5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作为磨床班班长的他,因对机床的爱护和工作环境的苛求被工人们熟知。

当时磨床班的机床,进口于国外,一台在当时要耗资约合30多万人民币的外汇,启动运作一小时成本是24元。为让机床寿命更长,为国家省下更多外汇,廖勤安要求自己和磨床班的同志每天制造完产品后,还要把车床和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打扫完后,值班人员还会用白纸在各处擦拭,如有灰尘,立马重来并扣减相应分数。

“我们把机器当成自己的眼睛一样,灰尘等脏东西,不仅影响机床的寿命,还影响加工零件的精度。在战场上,一丝一毫的差错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车间里,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会给国家造成损失。在战场上和在车间里,都一样。”廖勤安说。

说起当年的努力,国营八六三厂的老人们眼中泛起光芒。创业时受过的苦,取得的成绩……这些在老人眼中无比珍贵。曾经无怨无悔的付出,已然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东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已经刻在了他们内心最宝贵的地方。

新闻推荐

探索“一核三微”机制 盘活社会治理新动力

□吴敏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莉“老人家,我给你按摩得轻重合适不?”“合适,舒服,谢谢你们来给我服务……”4月初,暖春,在青神县...

青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