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引智提质 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眉山日报 2021-03-04 06:33 大字

专家为青神县桔橙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周华 张丹梅

实习生 徐婧兮 文/图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近年来,青神县大力实施“青神优才”工程,与中国农业大学携手,建立了该校在西南地区与地方政府合办的唯一一所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国际竹藤中心深度合作,成立了其首个在地方的博士工作站;此外,还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18所高校院所合作,依托“智库”“外脑”,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提质、提智,插上“翅膀”。

专家把脉

新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起步

“刘书记,春节期间你们村的椪柑销量和乡村旅游怎么样?”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青神县百家池村党委书记刘如祥就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大鹏的电话。

“任教授,我们村过年前后卖出椪柑200万斤,销售额达500万元,还有几千名城里人来游‘百家小院’,品‘百家套餐’,可谓是新年新气象,牛年人气旺。”刘如祥的回答底气十足。

据刘如祥介绍,过去两年,百家池村按照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建议,迈出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深入百家池村调研,面对“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民技术不高”等实际问题,靶向提出“541”发展模式,即村集体牵头,农户将“土地+果树”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不付租金,农户每年得50%产值,合作社得40%产值,集体经济得10%产值。通过转变生产模式,该村已建成以柑橘为主的标准化托管果园500亩,实现了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同时,以“集体经济组织+工商资本”合作方式,引进四川华颐文化旅游开发股份公司,开发“景区+果园+民宿”观光农业,盘活闲置宅基地打造民宿,吸引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摘下来、吃起来”。

百家池村通过新发展模式,已修建田园创意公社、邻里百家群众娱乐活动中心、沿湖银杏观光步行道10.6公里、水田园民宿12幢,开发“橘香宴”菜品20余道。人才引领,智力相助,该村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被评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百家池村的成功实践,是青神县实施校地合作,人才振兴的一个缩影。据悉,2019年,青神县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携手,建立了该校在西南地区与地方政府合办的唯一一所乡村振兴研究院。该研究院聘请全国知名农业法学专家、博士生导师任大鹏为执行院长,汇聚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以上人才50余人。该研究院聚焦青神乡村振兴全局,以百家池村等6个村、百家椪柑合作社等4个新社会组织为试点对象,坚持以点带面,持续开展土地改革、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讨工作。

目前,该研究院形成《关于促进柑橘种植户间合作与联合的建议》《青神县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方式试验方案》等决策建议5个,举办中国土地制度改革跨学科论坛、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与多元化发展论坛等3次,吸引300余名国内高层次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来青神调研交流,帮助本地培训干部人才1000余人次。2020年年底,青神县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共同推进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省级农民专合社质量提升试点、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等重大改革试验工作。

专家解难

依托科技开辟高质高效新路径

“本地原生竹产量低,群众不愿种,从外面引进,企业成本也很高,希望你们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对你县的竹林资源进行调查,对竹浆原料林的品种进行研究开发。”

这是近日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总经理李绍明和国际竹藤中心博士景雄的一段对话。

据了解,青神县与国际竹藤中心深度合作,成立了其首个在地方的博士工作站。材料所、基因所、化学所、资环所等25名竹木领域顶尖专家作为导师团队,152名在读硕博研究生作为人才储备,为青神工作站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工作站采用“地方出题+中心选题+站点答题”方式,聚焦青神竹产业发展难点痛点,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目前,正推进“竹木质素分离及其纳米化研究”“竹木复合板材的制造技术”“纸浆用丛生竹种适宜性评价”等4个重点研究项目。

“以前,我们是传统的造纸企业,耗能高、效益低。近年来,通过与国际竹藤中心、VTT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上到种植,下到制纸,开启了竹纤维全价利用的绿色发展之路。公司生产的‘斑布纸’成为全国本色生活用纸领军品牌。”李绍明介绍。

据悉,青神县下“竹”功夫,做“竹”文章,聚“竹”人才,先后与18所高校院所、108名行业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吸引人才来青创办企业129家,依托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在科研、技术、人才、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推广试种斑布1号、2号等竹品种10万亩,新开发竹编、竹桶、竹灯笼等产品400余件。竹林已成为青神乡村一道美丽风景线。

2020年,青神县先后荣获“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系全省唯一获得以上三项荣誉的区县。

新闻推荐

竹径通幽处 山乡副业兴 北川“保青竹”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丰富的竹资源工人正在制作竹工艺品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楠竹村,有一片占地5000多亩的竹林,名曰“羌王竹海”。近年来,该村...

青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