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
马君(右)在指导村民编织灯笼。
□特约通讯员 周汉兵文/图
马君,南充市高坪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孩,在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打拼10年,成为“全能”竹编师,近日她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从零起步练技艺
马君是高坪区会龙镇人,高中毕业后,跟随务工大军南下深圳,在一家服装厂打工。当时,由于老家只有母亲一人留守在家,体弱多病,马君不忍母亲一个人孤独生活,在服装厂工作4年多后返乡,后来嫁到邻乡斑竹乡。
2009年6月,高坪区引进青神竹编企业落户斑竹乡,建立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初,竹艺公司招收第二批学员,马君在家人的支持下,顺利成为竹编学员。
面对一窍不通的马君,斑竹乡竹艺有限公司老总万学手把手教。从第一道工序选竹子开始,锯竹、去青、划篾、剥篾、刮篾、抽丝……30多道工序,马君两个多月就基本掌握,并且能独立编织出成品。
马君聪慧过人,而且勤奋。马君的工友告诉笔者,为了熟练掌握每一道工序,马君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反复练习。有时为了编好一个人物的面部表情或图案,常常通宵达旦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马君成为一个“全能”竹编师。从划篾条到最后作品装裱,所有工序全部熟练掌握,所有程序都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她不仅能编织灯笼、竹篮等生活用具数十种,而且能熟练地编织包括系列装饰品、字画、山水画等各种竹编工艺品。她编织的《隐形观音》等作品所用篾条如发丝,手法如针线,在国省级展览中斩获众多奖项。2019年,省总工会在眉山举行了“我学我能我会”技能大赛,马君从数百名竹编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最后获得了第三名。
用心用情做精品
马君喜欢钻研。刚开始学习时,她感觉老师教授的灯笼起口比较繁琐,不少学员学起来很困难。她反复琢磨,反复实践,最终研习出一个工艺简单且质量稳定的办法,工友们实践后都认为可行。马君介绍说,至今斑竹竹艺公司所有灯笼的编织起口都是采用她的这种技艺。
2016年,马君升任斑竹竹艺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她的工作一下增加了许多,接客户订单、下单到工厂、成品验收、包装发货、参加各种展会、到培训点教学……尽管如此,马君对每一件产品都是一丝不苟。
不少客户在订货时,常常会拿来图纸或者样品,马君就带领技术人员揣摩、设计图纸、指导工人生产样品,直到客户认可后才把订单下发厂里批量生产。为满足更多个性化需求,斑竹竹艺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仅灯罩系列和工艺品系列品种就多达200多个。“产品有1%的不如意,我们就要尽100%的努力去改进。”马君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和工友。
对于工友和学员,马君总是悉心指导。2014年,厂里来了一批新学员,其中一个村民叫李桂琼。李桂琼文化较低,总是比其他学员要“慢半拍”,每一个步骤,马君对李桂琼要多示范好几次。到培训结束时,除了李桂琼,来的学员都学会了,李桂琼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马君及时劝阻并手把手教,两个月后李桂琼终于学成,留在了厂里工作。如今,李桂琼已是厂里的骨干,每月收入两三千元。
2015年,高坪区成立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在有条件的乡镇开办竹编加工点,开展竹编技能培训。马君不厌其烦示范,引导村民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力求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学懂、会用。通过掌握竹编技术,全区目前有上万名村民参与竹编生产,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新闻推荐
在“8·18”特大洪涝灾害期间,乐山市港航中心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海事工作人员,连续多日劈波斩浪,全力投入抢险救援,书...
青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