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三五故事”系列报道② 强基提质 让群众看病不再难

眉山日报 2020-12-09 13:27 大字

华西专家坐诊,群众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 杜艳 文/图

“一到冬天,我这手指关节就红肿疼痛、长水泡,反复这样有3年多了,今天专门来找专家看看。”12月8日早上,专程从青神县西龙镇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就诊的韩保成说。

经过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扫码,42岁的韩保成进入门诊大楼,门诊一楼大厅墙上的电子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未来几天华西专家的坐诊信息。“现在这个门诊大厅比以前的宽敞多了,光人工挂号窗口就有20多个,还有自助挂号机,确实很方便。”韩保成一边说,一边走进电梯,前往位于6楼的特需门诊部。

由于提前通过手机挂了号,韩保成坐在候诊区的沙发上仅等了几分钟,便被“叫号”进入诊室就诊。十几分钟后,他神情轻松地走了出来。“华西的专家仔细看了我这个情况,说是类风湿免疫问题,今天总算找到了病根,心中的石头也落下了。”韩保成说,过去到成都找华西专家看病很难,路途远不说还不容易挂到号,现在眉山很多医院的硬件设施都很好,还有华西专家坐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医疗卫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近年来,眉山市通过与成都共享优质医疗服务,成功引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领办眉山市人民医院、眉山市妇幼保健院,开启了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构建“华西—眉山”分级协同医疗联合体之路。如今在眉山,周一至周六,都有华西专家常态化坐诊,专家类别涵盖了胸外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妇科、产科等专业。

“十三五”期间,眉山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19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39个,比2015年末增加了8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9943张,比2015年增加3647张,平均每千人口增加1.23张;职业(助理)医师6671人,比2015年增加1095人,平均每千人口增加0.37人;注册护士8062人,比2015年增加2223人,平均每千人口增加0.74人;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16岁。

与此同时,眉山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市实现疟疾、血吸虫病消除目标,疾控机构登记评定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新闻推荐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本报讯(张友波)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发展,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青神县采取有效举措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青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神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