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风物记

乐山日报 2020-09-12 23:49 大字

■张明军

铜河下游,出二峨山和五高山峡口,有太平镇焉。镇在玉台山下,大渡河边,沙湾下游十里也。

太平原无场,上游河中有沙坝焉!清康熙《嘉定州志》就载有迈东坝,历史可谓久矣!迈东坝系沙质土壤,宜种花生、烟叶、甘蔗、地瓜……居民日子尚甜。某年有司造册,易其名曰沫东坝,言铜河乃沫江,“迈”与“沫”读音小有差别,坝又在河东,名沫东坝更好,遂有今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民间称老丙午是也,铜河大水,恶浪铺天盖地而来,沫东坝受洪水吞噬,场亦瞬间荡然无存,沫东变沫西,两岸仍呼旧称;河道变化无常,忽儿东,忽儿西,人们无所适从。

沫东场毁,无集市场期,买进鬻出,诸多不便,乡民即谋在下游几里东岸建场。请来堪舆先生,勘察地形风水,新建之街人们叫它新场,然有人说,新场何其多也,东面二三十里内已有新场子,不妥不妥!又有老者说,叫太平场罢?众人也说不妥,河对岸三十里,发源于二峨山脚鱼洞子之临江溪边,亦有太平场。今吾乡玉台山下有一庙,建于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时为草创,鸣钟鼓,燃香火,信众呼之“太平寺”,其渊源明正德间文人周崇礼有文可证;后经天顺元年(1457年),正德二年(1507年)几次修旧起废,现时风雨飘摇,为一破庙;庙虽破,然太平寺之名灿然不朽;今建场,此名何不用之?众人首肯,曰:“三峨峙其前,九鼎列其后,襟沫水,带青衣,高亢朗爽,水秀山环,真吾嘉之奥区也!”遂大兴土木。时,五高山下,铜河岷江间,井架林立,盐灶遍布。《川盐纪要》载:太平寺民国初有盐井三九四口,灶锅一四九口,月销盐一千一百担,可见盐业之鼎盛!后山又有红源井、天顺井等六井,煤炭乌金出,扁担炭兜,挑至太平,铜河舟筏满载,顺江而下,嘉定叙府,上河青神眉州。时,矿主余姓,辟沫江炭园,欲洞弥深,扩大资本;有鲁氏者,青壮时抗倭,后解甲从商,约金融人士,举其资,控其股,设公司董事会于嘉定城内,又设生产管理于太平寺。一时间,太平寺樯帆林立,矿工云集,挑夫络绎,商贸活跃,市井繁华。下街一里,旧有三焦场焉,炼生煤为熟炭,后改作矿工疗养;近世又有火车载煤从老矿出,直达草坝上船,又在此地设焦场,供沙湾钢铁厂冶炼烧炉。太平寺不再有煤码头焉!

太平有居民数千。顺河正街两条,错位相接,曲巷几条,直通河边。台子坝唱戏,全街云集。人住河边,然全街都喝井水,下场山脚有泉洞,地泉汩汩流出,乡贤文人来了兴致,于井边挥笔题了“惠灵泉”三字;另一为“双水井”,两个井口相隔丈余,水量丰沛,终年不涸,寓意好事成双。晨光熹微,晚霞碧天,盆盆桶桶,扁担搭钩,摆满井坎,笑语欢歌……清光绪壬午(1882年),场动建孔庙之举,至秋落成,为乐山乡区之有孔庙唯一。至此,铜河边一圈高墙,飞出琅琅书声,场始有笔翰墨香;墙外河边,几团黄葛树浓荫,点缀出铜河之生气!

今世铜河引水发电,盐灶熄火,煤窑关闭,山岭翠绿,田园葱茏,河道规整;场后通衢大道,贯通乐山、沙湾、福禄、马边、凉山、云南……

新闻推荐

青神县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做好“合镇并村”后半篇文章 防汛救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检验“新基层”的战力值

□阳佳秀本报记者罗俊涵古良驹如何破解“合镇并村”不合心的难题?如何增强镇村班子战斗力?如何解决“合镇并村”后基层治理...

青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神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