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陈丽英陪留守儿童画画。
□本报记者 张丹梅 文/图
6月6日,走进青神县瑞峰镇刘家场社区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10余名留守儿童正开心地玩着“你比我猜”游戏,个个脸上绽放出笑颜。陈丽英用温柔和善的眼神注视着这群孩子,不时露出慈爱的微笑。
今年43岁的陈丽英,现任刘家场社区妇女主任。她心地善良、热心公益,10多年前,陈丽英发现村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也不愿与人交流;有些孩子在祖父辈的溺爱下,花钱如流水,或无礼,或懒惰。这样的现象让她很着急,她希望这些孩子能快乐健康成长。
2006年4月,得知瑞峰镇要建一个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时任文书一职的陈丽英主动报名争当管理员,并向镇政府争取将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建在当时的青杠坪村。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开放以来,陈丽英组织各类读书、体育等活动486次,亲情电话沟通325人次,参加活动的儿童达13540人次。
除了集中开展活动,陈丽英还经常入户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鼓励他们做一个孝顺长辈、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今年“六一”儿童节,陈丽英和志愿者们一同看望了当地留守困境儿童,为其送去了衣服和学习用品。
当地留守儿童惠惠(化名),由于父母远在海南务工,三年才回家一次,她一直跟着外婆生活,时间长了,惠惠性格变得偏激,不尊敬家人,对邻居也不友善。陈丽英专门挑一些尊老爱幼的书给她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地,惠惠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惠惠是外婆眼里乖巧懂事的孙女,对左邻右舍也非常尊敬,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许。留守儿童浩浩(化名),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常年不在家,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他养成了爱说谎的坏习惯。陈丽英通过亲情电话沟通,让浩浩与父母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她自己也常和浩浩沟通,逐渐改掉了浩浩爱说谎的习惯……如今,在陈丽英爱心滋养和呵护下,社区留守儿童性格普遍变得开朗了,也愿意与人交流,孝敬长辈、谦虚礼貌,社会风气更加文明和谐。孩子们都亲切称呼她“陈妈妈”。
“那段时间,陈妈妈每天都要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逗我开心,教我防疫知识。”留守儿童罗佳(化名)说。今年疫情期间,陈丽英发现,社区里和罗佳一样、父母滞留外地的孩子有10余个,便主动担起了照顾他们的责任。每天,她坚持以微信视频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除关爱留守儿童外,陈丽英还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无论是对外来重点人群的基本信息采集、行为劝导和解决困难,还是对群众普及疫情相关知识,防疫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每一项工作都有她。
“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孩子们养成好行为好习惯,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关爱,心里真的比挣钱还有成就感。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采访最后,陈丽英表示,她将一如既往做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让更多的孩子在社区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感受亲情,变得自信活泼;自己也在其中书写人生精彩。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严莲记者常坚)青神县卫健局组织下属医疗单位开展“三送”健康活动助力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青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