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捻条画 国画艺术里的“奇葩” 眉山非遗背后的故事之五
吴建堂正在作画。栩栩如生的捻条画。水墨捻条画。捻条画被誉为“艺坛奇葩”。(资料图片)捻条画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关注。(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丽 文/图
以纸做的“捻条”为画笔,蘸墨、蘸色,通过“打”“弹”“拖”“滚”等技法书画而成的国画,就是捻条画。
2009年,因具有特殊的艺术性,捻条画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捻条画是一种新兴的中国传统艺术,具凌乱美、粗犷美、苍劲美和洒脱、激放、斑驳、朴拙的视觉刺激和艺术特色。”捻条画第二代传承人吴建堂说,捻条画是绘画领域发掘出的另一种艺术思维论述和哲理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宝库,被誉为国画艺术的“奇葩”。
青神捻条画萌芽于清代。100多年前,创始人之父吴永耀就开始研究“纸工艺术”。他有时以折的纸束代替毛笔教其子吴贵昌写字,也为日后的捻条画埋下了伏笔。
吴贵昌,是位书画奇才,自名道悲。1935年,整个四川战火不断,吴道悲为躲避战乱躲到大山之上。俯瞰山脚,一股国破山河在的悲凉之感涌上心头。急于作画的他因未携带毛笔,便如其父一般,把小纸片卷成捻条,蘸墨作画,将眼下的山河映在纸上。百余幅山水画,具有独特的粗犷、苍劲且极具野性的自然之美,捻条画由此而生。
1940年,吴道悲在成都举办了首次捻条画展。是时,旁人毁誉参半,以为这不过是种江湖小技,并非正统的作画方式。然而,徐悲鸿步入展堂,在书桌上写下“怪笔神功、独特无双”八个大字,众人皆不语。
1951年,47岁的吴道悲离世。捻条画自此起一度匿迹了近40年。
直到1989年,捻条画第二代传承人吴建堂重拾捻条画,才将这国画艺术里的独门绝技重新展示于世人面前。是年,在原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首届名人作品展”上,销声匿迹的捻条画经传承人之手,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受到美术界一致好评。
捻条画开始复苏了。
1989年至1995年,捻条画传承人的作品先后被原文化部送展于法国、加拿大、日本、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120余家重要媒体对捻条画作了200余次报道。
2009年,“捻条油画”横空出世。传承人结合西方油画艺术的优点,大胆尝试的“捻条油画”处女作《山晨之歌》被新加坡收藏家以260万元购得。
如今,捻条画传承人潜心于中西画之实践和研究,持之以恒地探索,且以“功在画外”的信念去修炼,走向大自然,走向民间。捻条画以特殊画种的地位屹立于海内外,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的独有画种”“国画艺术的奇葩”,被《收藏界》于2010年评价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
捻条画的生命力和发展是无止境的。如何才能将它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创新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吴建堂说,世界艺术都是相通的,不发展、不变革就失去了生命力,只有变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前进。在他看来,捻条画的意义不仅仅是工具的变革,还唤醒了人们在艺术上不能墨守成规,应追求和忠于大自然原汁原味的美,应去变革,去丰富和完美传统艺术。吴建堂表示,在传承创新捻条画时,应当注意五个方面:一是捻条画不应单一地追求毛笔画效果,应有毛笔画不能代替的特色;二是捻条画创作应追求更高艺术水平;三是捻条画涉及的题材和创作要具有相当规模;四是捻条画要融入中华文化理念和中西方艺术精髓,使捻条画具有深层次艺术内涵;五是捻条画应适应各层次人的审美,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与欣赏。
如今,捻条画第三代传承人吴乙古,在继承和变革的基础上,将中华民族儒、释、道理念融注于捻条画中,使捻条画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境界……
以纸为笔 “甩”出一幅国画
墨韵和灵气是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和精髓。以捻条代替毛笔蘸墨蘸色的捻条画亦是如此——
用腕甩着浸墨的捻条,往徽宣上一打,滚一圈后,墨滴带着力度在纸上迅速散入纤维中,或斑驳或苍劲,自然真实。
捻条工具的制作原是用“北京道林”纸,后来改用更特殊的纸页,经两种药水浸泡后再蒸一次,折叠成条,制成可作画之“捻条”。最初,“捻条”有“圆”“扁”“齐”“丫”等34种样式,如今已被精简成了6种。
“用这种工具画国画,既烈又柔,使用自如,易抒发画家情感和表达大自然返璞归真的特性。而且,用它画出的画,具有洒脱、奔放、粗狂、离奇、凌乱、野莽和变化莫测等效果;特别是画山水画,如果太细腻了反而会失去了捻条画‘粗犷美’‘凌乱美’的特色。”吴建堂介绍,制一次“条”可画8-12幅画,“捻条”的刚柔性间于西画的猪鬃油画笔与国画的羊毫笔之间,故其临阵操作兼容了中西画的表现手笔优势和效果。
选用画纸方面,吴道悲是用不浸润、薄而坚实、和宋代纸差不多的画纸,而吴建堂则改用有浸润力的生宣纸。因为在吴建堂看来,这样的画纸浸润效果本身又是一种传统美。
捻条画十分讲究墨的对比和变化美,而且和传统国画一样忌“艳”重“雅”。在构图和表现方法上,捻条画吸收了传统国画的优点,同时大胆吸纳了西方艺术的重立体、重空间、重光线、重色彩的精髓,用泼墨和对比法增加美的分量。
在“用笔”上,捻条画有“打笔”“滚笔”“揉笔”“弹笔”,这与国画的习惯手法是不相同的;而拖笔、擦笔、逆笔法则与国画大同小异,常以此求得刚柔、线面、浓淡、大小、冷暖、高低、粗细的对比效果。视“线”的大小和表现对象的不同,捻条画偶尔采取毛笔与捻条共同的方法,甚至有时还会动用植物干标本蘸墨蘸色在纸上“打”“按”“染”。
“捻条作画,需要腕力。”吴建堂介绍,捻条画要求线条劲健,走势沉稳,用墨思水,动中求变。末尾,在纸上随意点染几笔,一气呵成的气势足以震撼人心。
寥寥几笔,动态、形态、神态便跃然纸上,捻条画充满了立体感与空间感。
吴建堂:
“希望捻条画得到更多人喜爱”
每天早晨,吴建堂都会出现在画案前。拿起捻条,便开始描绘心中的美景。
出生于1936年的青神人吴建堂,是捻条画非遗大师级传承人、“捻条油画”发明人,被誉为“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大家”之一。在近80年的学习创作中,吴建堂继承并创新了1935年发明的捻条画艺术,于2009年创立了捻条油画,在绘画工具上、技法上、表现方法上、绘画理论上均有大胆和崭新的变革、建树。
“其实,父亲是希望我当医生的。”吴建堂回忆道,1955年,他考入医科大学,可是读了两年多大学后,他便弃医从画,开始攻读东方美术学院。因为自4岁起便跟父亲习画,同时得到张大千、徐悲鸿、关山月等大师指教,吴建堂的绘画技艺也在时光中不断淬炼。
然而,吴建堂的青年时代,充满坎坷与曲折,其高超的捻条画也被“雪藏”了近40年之久。“荷花有淤泥的滋养才能那样清新美丽,所有的苦难和磨练更让我聚增了逆风而起的劲力和对艺术的执着。古人言‘功在画外’就是这个道理。”吴建堂说,不平凡的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锻造了他的艺术人生,让他的作品充满苍劲和激扬的个性。
以父亲吴道悲首创的捻条画技为基础,吴建堂深入生活、精心思考,在选材、用纸和技术上追求“新”“奇”“特”,使捻条画实现了开拓性发展:将父亲吴道悲的34种捻条精简到6种;发展捻条油画;将捻条水墨画变革成用有浸润美的生宣纸作捻画……吴建堂大胆融入西方艺术的立体感、光感、空间感和色彩美、对比美及美的三大要素,大大发抒了中国画的灵气和线条美及雅韵,并融入了自己逆扬奋发的个性,使捻条画有了更大感染力和生命力。
20世纪90年代,吴建堂捻条画艺术迎来了丰收。那时,其代表作品“捻条江团”一鸣惊人,被邀请参加各大画展,并频频获得大奖。故,吴建堂还有着“吴江团”的绰号。
“家乡盛产江团,人人都爱江团,我也一样。”吴建堂回忆道,曾是历代宫廷进贡的贡品,江团却从来没有入过画,于是他萌生了画江团的想法,既可以填补我国鱼类的绘画空白,又表达了对家乡的爱。
为了画好江团,吴建堂常在江边行走,有渔人捉了江团他要凑过去看看;他甚至还潜水十多米,看看江团在“家里”是怎么生活的,从身形、姿态、体色等方面,全方位感受江团的独特美。
成就不止于此。吴建堂拥有捻条画艺术大师、国内艺术界泰斗等诸多头衔,其炉火纯青的“打”“拉”“弹”“滚”技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一绝”,作品曾获得国际特别奖,被诸国政要、名士及重要机构收藏。
如今,耄耋之年的吴建堂仍带着捻条不断地行走,将这独门技艺的光芒洒向大江南北。“我们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希望捻条画得到更多人喜爱。”吴建堂说。
新闻推荐
青神竹编已成为青神文化的一个符号。制作竹编灯笼。瓷胎竹编。栩栩如生的青神竹编作品。非遗传承。(资料图片)编前今年10月...
青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神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