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的桥:从“礅桥”到“飞桥”“虹桥”文/张炳辉图/武正彪
陈希亮发明建造的古汴河上的埇桥—根据央视四套播出的《一座埇桥半部宿州史》节目制作。清明上河图虹桥部分。
为探寻“桥”文化,笔者曾写过一篇《埇桥的桥》。说的是隋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古汴河),横穿宿境。因其截断了南北官道,即在今宿城内北关至大隅口处,“垒土为埇,架木为桥”,也使桥南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埇桥镇。埇桥区成为宿州市唯一一个县级区,则是隋朝埇桥镇之后1400多年的事了。
最初架设在通济渠上的“埇桥的桥”,因要跨过宽阔的河面,又因当时的技术条件各种限制,就不得不先在河里下礅,若干个礅子上架圆木而为桥,这时的桥其实就是礅桥。
埇桥的“礅桥”生存了440多年后,到了北宋年间,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人陈希亮任宿州知州。当年夏天,天降暴雨,有人前来禀报,说汴河上的桥梁被冲垮了。陈希亮当即冒雨来到河边,实地察看,了解详情。附近百姓告诉他,汴河水每逢雨季水势凶猛,桥墩冲垮是常有的事,在这里架桥太难了。如今桥又被冲垮,过河只有靠渡船了,船渡不仅十分不便,而且渡船也时有翻沉的,太危险。陈希亮为此陷入了沉思。回衙后,他吃不香、睡不稳,终日筹划,并借鉴外地经验,终于创造出一种新的造桥方案。这就是不在湍急的流水中下“礅”,而是修建一种木制结构的直接飞跨汴河两岸的桥。这种桥没有立在水中的柱子,便利行船,而且不论雨季发多大的洪水,桥身也安然无恙。于是他命人采备木料,并请当地优秀的工匠和民工施工,自己亲自监工督造。建桥把整根大木头并列铆接榫合,桥面又用成排的木料链固杵紧,使之成为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并分散了负重,使跨桥木料受力均匀。在桥边有牢固的护栏,以保障车马行人的安全,使工程的使用性能与质量达到了空前高度。庆历六年(1046年),宿州城的汴河上,架起了一座崭新的木桥,气势如虹,飞跨两岸,人称“飞桥”。桥上人来人往,桥下舟楫通畅。
汴河是宋朝朝廷的命脉,通过大运河转运的物资,都要汇聚到汴河上,再转运到开封。宿州的这种“飞桥”,确是一大发明,解决了朝廷多年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朝廷下诏褒奖陈希亮,并大力推广这种“飞桥”的建筑法。此后,从河南开封的京都,到泗州(今泗县),都按照陈希亮的造桥方法,在汴河上建起一座座“飞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由此,老百姓称陈希亮不仅为“清官良吏”,又是“能工巧匠”。
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可谓国宝级文物,名扬四海。可以说,这幅画是围绕东京开封汴河上的桥而展开的,也是画中最耀眼的部分。汴河里船只来往,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在紧张地卸货。横跨两岸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宛若长虹,故名“虹桥”。桥下人员忙碌,桥上的人则伸头探脑地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就是当时开封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也是名副其实的一个水陆交通的汇合点,可称为画中的高潮片段。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种“虹桥”最早则出现在宿州的埇桥,也是最早建在古汴河上埇桥的“飞桥”。
查明·嘉靖《宿州志》,在卷之三《名宦》目中有这样的记载:“陈希亮,字公弼,眉山青神人。中天圣八年进士。曾任房州知州。庆历中守宿。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率常怀舟。乃派人前往青州学习架桥经验,始作‘飞桥’,无柱,俗称‘虹桥’,而后汴河上皆‘飞桥’,民赖其利。其第四子糙,字季常,与苏轼为挚友。公善著书,长于《易》,有集十卷及其他文、图数十篇。”查清·光绪《宿州志》,在卷十二《官爵志二》中记载有:“陈希亮,知宿州,跨汴水为飞桥,以便往来。赐缣褒奖,仍下其法,自畿邑至泗州皆仿之。”
两则史料告诉后人,宋时埇桥的“飞桥”,为古汴河上所有“虹桥”的始祖,连京城开封也不例外,又似乎在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能为百姓着想,并造福一方的官员,才能名垂青史。陈希亮知宿州时间并不太久,但纵观他的一生,才能突出、政绩卓著、受民爱戴,《宋史》评论他:“其良吏与。”大文豪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在陈希亮去世十四年后,担心他的事迹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湮没,遂破了自己的平生旧例,撰写了一篇杰出的宋代人物传记——《陈公弼传》。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路朝天,桥连四海。世上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桥,有桥的地方就有说不完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埇桥区这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县级区,“桥”的建设会日新月异,“桥”的故事会引人入胜,“桥”的文化也会更加璀璨夺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显俊黄亭文陶文)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近日,青神县学道街小学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专题党课。党课...
青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