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扶弱助贫 助群众走上“小康路” 民生工程惠民心 托起群众“幸福梦” 2018年,眉山市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累计筹集拨付资金171.13亿元

眉山日报 2019-01-19 07:37 大字

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村民在当地“居家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学习瓷胎竹编。本报记者 张忠苹 摄生态环境提升,城乡日新月异。本报记者 古良驹 摄市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本报记者 殷勇 摄创业者依托电商致富。本报记者 殷勇 摄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变好。本报记者 古良驹 摄

本报记者 林琳 方青卓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眉山市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完成情况如何?昨(18)日,眉山市召开2018年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向新闻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通报了2018年眉山市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效等。

2018年,眉山市十大民生工程129个项目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累计筹集拨付资金171.13亿元,占计划安排资金168.51亿元的101.6%,较2017年的153.29亿元增加17.84亿元,增幅达11.65%。

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方面,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7040万元,实现11192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市建档立卡的10.9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调整到520元/月、330元/月,累计保障146.3万人次,发放城乡低保27724万元;对残疾人群实施“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实现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33381人,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5899人,为46521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8043名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须的基本型扶助器具,向35124名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按每人每月80元标准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救助贫困母亲1442人、困难职工4950人、贫困家庭残疾儿童308人,资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527例,发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15200万元。

坚持学有所教 教育事业驶向“快车道”

教育发展

在教育事业方面,眉山市大力推进教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北外东坡外国语学校和尤文图斯足球学院培训中心开工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建成投用;开工建设22所公办幼儿园,实施城区义务教育扩容工程14所,新建、改扩建校舍7.8万平方米;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惠及学生26万余人,募集和财政投入教育扶贫基金7000余万元,资助学生5万余人;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80%,全面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洪雅县花溪中学被评为四川省最美乡村学校、丹棱中学李蝶同学获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在眉高校总数达12所、位居全省第二;建成眉山主城区全民健身场所8处,新增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3个,乡镇农民体育设施12个;眉山市在十三届省运会上获3金11银,第九届省残运会上获22金15银,启明星龙舟队代表中国参加瑞士国际龙舟赛勇夺双料冠军,为眉山争得荣誉,为国家争了光彩。

坚持住有所居 助生活迈上“新品质”

安居环境

城乡人居条件加快完善。全市新建、改建公共厕所291座,改造危旧房棚户区4404户、农村危房2020户、农村土坯房8651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避险搬迁安置15户,15852名贫困群众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解决67764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圆满完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建设,全市接入公共安全视频15800路。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纵深推进“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8.14万亩,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26.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升0.42个百分点达49.49%、城乡绿化覆盖率提升0.62个百分点达54.24%,两项指标排列全省第一方阵;新建成公园10个,全市公园总数达138个;成功通过省级森林城市考核验收,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全国最美森林小镇2个、省级森林小镇3个,新建幸福美丽新村137个。

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整治。全面推进河长制,全力推进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垃圾处理,新建污水处理厂(站)104座、提标升级改造12座,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3个,新增垃圾集中收集点64个;通惠河河道清淤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口全部取缔,全市纳入国、省考核的8个断面连续5个月消除劣V类;PM2.5浓度同比下降19.6%,环境空气优良率达79.3%、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一。

交通基础设施通达便利。天府仁寿大道三绕至城区段、工业大道东坡区界至谢家段、太和大道简蒲眉山互通段、岷黑快速通道完工通车,红星路南延线等3条快速路共170公里开工建设,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等5条快速路共212公里加快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68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466.7公里;稳步推进公交都市创建,眉山天府新区逐步推进全域公交化,成眉“动车”变“公交”、高峰线提升至51列/天,中心城区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0辆、新建公交候车厅27座。

“新时代赋予民生新希望,新征程激发奋斗新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市政府秘书长、市民生办主任吴江在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市委、市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精神,继续顺应群众愿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绩。

坚持劳有所得 让群众迈向“致富路”

创新创业

在创新创业方面,眉山市在2018年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攻坚,深化全民创业就业行动,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群众致富。全市新登记小微企业4664户,新培育个体工商户27025户,城镇新增就业3.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4%,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9%;落实创业就业税收优惠5.6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63万元、大学生创业补贴169万元,帮助2102名大学生、10506名返乡创业者实现创新创业;打造“苏小妹”等眉山特色劳务品牌,仁寿县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预计2018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651元,比2017年的31130元增加2521元,增长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63元,比2017年的15203元增加1360元,增长8.9%。

坚持病有所医 为群众撑起“关爱伞”

医疗卫生

在医疗卫生方面,眉山市不断夯实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市儿童福利院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市中医医院主体完工,新增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参保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达到480元;持续推进健康扶贫服务,为15.64万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对66126名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将16345名符合诊断标准贫困人口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为59525人次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5675.73万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2455.18万元,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2亿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97.5%,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11.1%,免费治疗5488名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患者。

坚持老有所养 让群众服下“定心丸”

养老服务

在养老服务方面,眉山市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全市完成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8所,建成服务标准化示范敬老院6所,改造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分中心41个,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1700张,全市养老床位数达2.1万张;为84289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农村养老“眉山模式”全省推广;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覆盖范围,为84402名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85.98万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府统保人数达29.13万人,其中政府兜底、统保17.37万人;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做到应助尽助,城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600元/年、500元/年,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500元/年、400元/年,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46%,居全省第二。

新闻推荐

强化担当履职尽责 敢为善成勇争一流 中国共产党青神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分团讨论侧记

认真审议。举手表决。余鹏代表发言。杨传华代表发言。张志勤代表发言。华东代表发言。陈岚代表发言。郑玉珍代表发言。本...

青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神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