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智慧夜校”助力乡村振兴 张良 宋美志

眉山日报 2018-10-29 07:20 大字

党员群众通过智慧平台在自家果园观看专家授课直播。(资料图片)

自2016年以来,青神县坚持以党群需求为导向,全覆盖开办“农民夜校”71个,探索“1323”发展模式,以“一个支部”聚力引领,“三化联动”精准发力,在产业链上精准靶向,夯实产业基础,“农民夜校”成为当地爱农、为农、惠农的党建品牌。

“青神实施互联网+党建项目,办实‘农民夜校’,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随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影响力、服务力和组织力。”青神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青神县正依托智慧党建平台,积极推行“智慧夜校”建设标准化、服务信息化、培训精准化,推动党群服务提质增效,点亮乡村振兴之路,成为推动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健康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抓实标准化建设

夯实基础保障

“让‘智慧夜校’在全县社区和行政村‘遍地开花’,不仅要办得多,更要办得好,就首要在抓实建设标准化,夯实基础保障,才能真正为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青神县“智慧夜校”负责人介绍。

据悉,2017年,青神县结合网络化手段,探索融合学习教育、党员管理、服务群众等功能的“智慧夜校”建设,全覆盖升级教学点,全方位升级教学设施,推进用PC端+APP移动端两端融合,统一设计、统一设备、统一功能布局,升级配备多媒体教育投影仪、LED显示屏等,打造村(社区)双创实训教学“智慧夜校”88个,配备村(社区)智慧党建专干88名,发放操作手册4700份,开展现场指导150余人次,解决问题110余个。西龙镇万沟村农民夜校被评为全省示范校。同时实行“县+乡镇党委+社区村”联动维护管理,每季度开展督促检查和检修维护,确保“智慧夜校”规范、高效运行。

建好信息化平台

丰富共享载体

“以往,青神椪柑受传统销售渠道制约,椪柑藏在深山无人知,村中果农收入增长缓慢,常常为椪柑的销路发愁。”甘家沟村的椪柑种植大户万廷华介绍,“自从上了‘智慧夜校’,让我了解了市场行情,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种什么,就利用电子商务网上智慧电商平台卖什么。”他不仅在网上销售自家的椪柑,还帮助周边的贫困户销售椪柑,带动了周边1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在宽带上“耕种”,在键盘上增收。搭建电商、竹编、机械“双创平台”,培育孵化农村网店500余个,越来越多的特色产品纷纷走出深山,迈上“大市场”,卖上好价钱,带动销售突破12亿元。据了解,青神县积极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智慧工作运行体系,创新建立“两微”“三云”,建立“智慧夜校”工作QQ群、“青神先锋”微信群,深入推进“智慧夜校”电视云端、手机云端、网络云端建设,开设政策解读、政务服务、论坛评论等专栏,多媒体、多方式、多层面服务党员群众,实现课堂与生产互动,产业与市场互动。

开展精准化培训

助推乡村振兴

青神县白果乡甘家沟村“智慧夜校”校长、村党支部书记冯南明介绍:“甘家沟村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我们随时搜集群众需求,并及时将大家想听的内容反馈给村上,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这样乡亲们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能人讲经验,办得更加贴近生活。青神县“智慧夜校”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发“微读本”“微视频”,开通“指尖课堂”“在线直播”,开展精准化培训,分类存储惠农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技能、文明新风、文化科普等培训课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35名,推动创建“木言兰舍”“网红”红叶林等民俗品牌20余个。

目前,青神建立椪柑、竹编产业、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各类新产业新业态讲师库452名,选聘88名“土专家”担任驻村辅导员、指导员,采取“群众点菜,专家下厨”方式,开展以竹、椪柑、茶叶种植和畜禽养殖等实用技术、科技知识、信息化手段培训服务1200余期,培训8.4万余人,助推“一村一品”产业振兴。

新闻推荐

全市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61亿元

吉香居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10月17日,记者在位于中国泡菜城的李记乐宝公司年产15万吨蔬菜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看到...

青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